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文 / 教育通讯
2019-02-07 08:06

文章来源:泛亚文化 班主任研究会

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今年春晚,开心麻花派出了最强阵容,沈腾、马丽、艾伦、常远、魏翔带来的小品《占位子》讲述了小学开学,几位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占“C位”的故事,节目既让人捧腹,也会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笑过之后家长们应该有所思考。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表示,一个调查数据显示,54%的95后向往的职业是网红……

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当然,小范围采样数据肯定没那么准确,但还是挺说明问题,现在的孩子,是出问题了吗?出了啥问题?

家长与家庭教育——

对此,我留意了一下身边家庭的情况,大部分家长都是70后,或者80初,都有一定的学历基础,没有什么特别叛逆,出格的人。整体来说,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比较看重的,虽然教育方法不尽相同,但核心思想都是重教育,肯花时间思考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都愿意学习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

同时,这些家长都比较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老师也都很负责任,积极与家长互动。虽然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传统,但也没有什么不好。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态度,一方面积极配合老师,另一方面也努力照顾到孩子的情绪。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家长做甩手掌柜。

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孩子并不是天然就会被“毒品”所吸引的,孩子是会被“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如果从开始,孩子接触的都是恐龙,动物世界,音乐,文学故事,户外活动,足球,篮球,舞蹈……9么他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玩“抖音”,玩“王者荣耀”呢?如果家长都不看抖音,不在孩子面前大量时间完“王者荣耀”,孩子又有多少时间能接触到这些东西呢?

学校和老师——

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有时候,家长也很无奈,上班赚钱,各种应酬,也很难对孩子有周全的照顾。而且,孩子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校。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学校,老师应该是孩子教育的主要力量,孩子教育不好,老师和学校责任最大。

我认为,对,也不对。孩子是自己的,教育的第一责任肯定在家里,而且家里的环境对孩子影响更大,尤其是在低龄阶段。

但学校,老师的重要性,与家长也差不了多少,毕竟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更多的时间与学校,老师接触,而且时间会越来越长,比如我的小孩,早上7点到晚上7点都是在学校,那么其实孩子认知成长的高速阶段,在学校的时间,并不比在家少,清醒的时间甚至更多,毕竟在家里的时间一半都在睡觉。

老师也不应该是甩手掌柜,尤其是9年义务阶段的老师。低龄学生是需要老师引领和照顾的。是需要老师开启认知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应该用更专业的方法,教书育人。至少应该中规中矩,不求创新,只要负责的态度。

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家长与学校老师——

最不好的情况,就是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互相推责,相互不信任,不配合,这就完蛋了,孩子只能去看抖音,玩王者荣耀了。

最理想当然是双方的默契合作,相辅相成,这样的孩子估计也没啥心情和时间去浪费生命了。

最不济,也应该各自中规中矩完成各自的工作,平平淡淡也可以是真。

社会——

与其花太多精力怪社会,怪“抖音”,怪“王者荣耀”,不如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如何与学校老师更默契的配合,最不济,如何多赚点儿钱,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或者辅导班。多带孩子逛逛博物馆,陪孩子做做游戏……

总之,孩子是自己的,该怎么做,谁该负责,心里应该有个数。

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今年春晚,要数沈腾这个抢座位的小品最接地气。

多少老父亲老母亲,看了涕泪交流。

为了上个好学校,要么咬牙狠心买学区房,要么刷题泡培训班,各种简历面试,辛辛苦苦进来了,结果一分座位,直接发配边疆。

老母亲差点一口老血喷在座位上。

不是流传这样的座位图么:

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一个教室中最好的位置,应该中间靠前,处在接受老师信号的最强区,又吃不到口水和粉笔灰,视线不偏不倚,光线不晃不暗,暖气不凉不烫。

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抢到了这样的位置,简直是把自家娃送上了龙椅,马上就能登基。

不都是为了孩子么。

当然,也有为了兄弟的。

春晚小品《占位子》,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话说回来,一个好座位,真的和学习成绩有那么大关系?

前排正中固然是老师监控最严的地方,可总是被老师盯着,也不太好受吧,要是赶上一个互相看不顺眼的老师,上课不是和坐牢一样?

反正小编本人更愿意被发配边疆。万一老师的进度还赶不上自己看书呢?那就不要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了。那么您是怎么觉得呢?

(本文来源于泛亚文化,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