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九鲤湖|听风声,听仙语,听心声,你会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文 / 仙游报道
2018-07-10 22:49

恋上一个地儿容易,但要与我们的审美情趣不谋而合,面面俱到的风景,却如凤毛麟角。走过看过媲美着,我惊奇地发现,就有这样一个洁净平和的地方,不仅森林魅影,不仅可以让人减压 ,而且还是个世外桃源人间天堂,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个祈梦的地方。

烟雨九鲤湖|听风声,听仙语,听心声,你会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那就是仙游九鲤湖。

阅读九鲤湖,阅读的是一种境界。

这是个钟灵毓秀之神山,素以石奇洞幽湖秀瀑美而得名。“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九鲤湖在仙游县之东北万山之巅,是个秀丽的天然湖。海拔590米,此地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常绿,山水相依,为旅游胜地。

烟雨九鲤湖|听风声,听仙语,听心声,你会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投进巍峨九鲤湖怀抱,满眼的绿色便扑进眼帘了。让绿覆盖的山坡像是一道道屏障,那绿浓得有些深邃,厚厚绒绒,铺天盖地,多少有些神秘的味道。偶有一群野鸟被什么惊扰起来,满天都是轻盈的翅膀,旋舞一会儿,又沉进绿韵里不见踪影了。绿色蔓延至山脚,犹如缀着翡翠花边的腰带,带给人们朦朦胧胧的遐想。找一处绿荫,靠一棵苍松,在一块花岗石上坐下,于柳丝的轻拂中,闭眼小憩。但闻汩汩水声,簌簌风声,间或还可听到一两声山雀悦耳的鸣啭。歇缓得十分舒坦,竟连那梦境也是水灵灵、绿莹莹的。醒来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惬意,像有一只温柔的纤手,轻轻抚着面颊;又像一阵温馨的风,缓缓吹过心头。九鲤湖不可抗拒的独特魅力,袭扰寻幽探秘的讶异眸神。

这里一定有着赏不尽的经卷与传奇。不经意地阅读,一种好奇一种憧憬,引领我吟哦着某种颂辞,远远地仰视。顶礼膜拜。

欣欣然正行走间,天下起了毛毛细雨。九鲤湖如烟的仙境与往事,在雾雨诗与画的构想里,应和了烟雨寻梦的恰到时宜。

烟雨九鲤湖|听风声,听仙语,听心声,你会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烟雨九鲤湖,在九级瀑布的拥扰下,更是雾霭迷离,隐隐约约仙游钟山的仙风道骨之气。

细雨如丝,轻轻的柔柔的暖暖的为我们抖开了九鲤湖生态美学第一章。

烟雨九鲤湖|听风声,听仙语,听心声,你会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沐浴晚春雾雨的九鲤湖浓荫山道,像琥珀一样闪着温润的光。我撑着一把粉红色的伞,沿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宋端明殿学士蔡襄,明朝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清末帝师陈宝琛,明代内阁首辅叶向高等曾经走过的山路,旖旎而行。年代、季节、方位也许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祈求美梦!

有梦才有爱。九鲤湖祈梦习俗已有千余年历史了,始于汉时盛于明。《徐霞客游记》记载,明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清著名学者纪晓岚,梁章钜等人对九鲤湖的梦文化生动的记述,这便是民心所向最好的归结。

烟雨九鲤湖|听风声,听仙语,听心声,你会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徐霞客还赞曰:“即匡庐三叠,雁荡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这也是九鲤湖别具一格的精华所在。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栈道上,同行的人似乎突然地都隐藏到了我的身后,我感觉到自己正掠过细雨里流泻的光瀑,浅草中鲜花的柔语,极力探寻着什么,是仙游风韵的鼓声,还是大自然的仙乐?是激情,还是梦幻?天然的盆景里,没有一般城市的喧嚣拥挤,而是多了某些地域特色的温婉和谐。晶莹剔透中充盈着佛香树香,还有浓浓的余霜寒潮味。我的游思伴着雨丝,飘到了九鲤湖“无底深渊”。然后提升,心澜也跟着做自由运动。

烟雨九鲤湖|听风声,听仙语,听心声,你会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一段阅读索引,跃进了我的眼帘。旁白声起。九鲤湖是道教重地。湖滨古树浓阴宫观道院依山而建,九仙观,水晶宫,玉皇楼,迎仙会馆金碧辉煌。九仙观又名显灵庙,在石湖北岸。祠建在一片巨石上,岩底中空,与湖水相通,古人称为“蛤蟆穴”。祠始建于宋淳熙年间(1174—1189)宋孝宗赵昚赐给“仙水灵惠”匾额。这些宫观主要供奉九仙公。是中国梦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

古老寺庙坐拥山岚碧野怪石嶙峋间,盛唐文物远古陈迹仍掩不住丝丝流淌的文化历史底蕴;竹涛猎猎,石隙天籁曼妙抒情的氛围,飘逸九鲤湖巍然傲世的醇厚古韵。一缕缕民族风撩拨诗情。虽人尚且在“梦外”,我已对中国梦文化之乡的解读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早早的,梦已缥缈。

这是扣动九鲤湖心扉的雨韵,这是我心手相连的行吟。

放眼四望,刚刚到处都是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绿,转眼岩壑绝绝,泉洞奇观。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飘来一层薄薄的雾气,将山体团团围住,微风拂过,雾气就向九漈飞瀑,九鲤三洞周围慢慢扩散开来。潭瀑奇幻,壁缝有泉,流水堪听。湍缓由着山势。一路奔波,一溪水响,孩童般的活泼。到了平坝,顺着平缓的水床,变得轻手轻脚,屏息静止,如初长成的少女,突然间羞涩不语。这静里,蕴着无限的生力。脱了鞋袜,赤着脚,涉水行走,便有走进少女心怀的感觉。水清,且浅。能见河底砂石,颗颗洁净,河岸也是干净的,但没有水的浸润,那种干净显得生硬。蔓生的花草,长进了水里,别在少女衣服上的装饰般,衬出九鲤湖水无尽的妩媚。大群的白鹭于白茫茫中翻飞恣肆,山峦起伏,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远远望去,远山浅黛,好似一幅画家笔下刚刚完成不久的水墨山水画,是那样的生动自然。

烟雨九鲤湖|听风声,听仙语,听心声,你会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竹木密密地挨着,傲立着,干净伟岸。我脆弱的目光游移在它们的身上,有一棵树是我的灵魂吗?是可以在这天然的氧吧自由快乐地呼吸的我的灵魂吗?“登高见山水,身在水中央,下视楼台处,空多树木苍”。这就是魅力九鲤湖直观的某种震撼!从云居探幽,石门索桥长驱直入。俯瞰自是多情。

我在竹林子的草丛间跳来跳去,我看见同行的人,都在草丛间跳来跳去,仿佛是幸福之蝶乘着剔透的翅膀,飞舞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让我们一时间都忘记了尘俗,忘记了年龄,成了森林里几个快乐跳跃的音符。那些刚探出头的,我从未见过的,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有些躲藏在深深的石缝里,挺立着小小的,可爱的身躯,头上结着一个漂亮的花果,蓄着一颗颗亮晶晶的水珍珠。但我总能准确地找到它们,并仔细地欣赏,如品味久违的亲情。我踏着那些浅浅的水洼,踏得水花四溅,但我的目光还是不停地搜寻着,不停地发亮,终于,我重重地跌到了黄色的土地上,我白色的裤子马上变成了棕黄的颜色。我塌实地坐在湿漉漉的大地上,任其疼痛刺激着的我神经,竟有些渴望自己是个小孩,可以赖着不起来,而那迅速蔓延开来的褐黄颜色在我眼里也有着别样的美丽。难得有这样无拘无束。在一阵欢快的笑声中,我被同行的人拉了起来,向峡谷深处继续前行。

那些野花野果充斥着九鲤湖童趣的段落,我不仅读出了负氧离子含量,而且读出了童真。我仿佛找到了久已失落的童年。

走在栈道上,走在乱石间,眼睛越过水珠的光影,我看见黄泥的山路在碧绿的竹林里,在野花铺满的绒毯边上起伏着。细细的雨丝在树冠上烟雾般地缠绕着,流动着,飘飞着,几棵有些年头的古松则张着巨大的羽翅,在温柔的风中轻轻地抖动着,像一群意欲飞翔的大鸟,仿佛一眨眼就要带着我腾空而去。

烟雨裹挟的九鲤湖底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某段章节。我们读出的是仙山的灵秀与俊逸。

烟雨九鲤湖|听风声,听仙语,听心声,你会拥有一种景仰的冲动

边走边唱。观光果林区千奇百怪汇成了绿色的海洋,此起彼伏的林涛犹如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章,似有箴言密语等你参悟。在这个唱响着梦想的季节,走近九鲤湖。每一朵野菊都是一枚别在伊人发髻的金簪,每一支竹竿都是横在伊人唇边的笛子,每一张根植的草甸都是轻载伊人倩影的小舟,在溯流而上的歌谣里悠扬起一曲曲悠远绵长的歌响。

戒斋、品茗、焚香、赏景、求梦、解梦、圆梦、还愿,还记得九鲤湖九仙祠,“中华梦乡”、“九仙祈梦所”神像前的顶礼膜拜,是否有虔敬的回音?

就像朝拜天子一样,多少善男信女都宁愿相信它的灵验。求梦的步伐、呢喃声声响自明代袅烟。我进入祈梦状态。我缓慢地环绕着禅堂行走起来,脚步之轻,生怕打扰了这清修之地,还有高高在上的仙人。于是,一直以来的某一心结,在这个午后,缓缓解开,我不能说是悟到了佛道的真言,但我从没有如此近距离地在仙人的身边。想想自己,何尝不是流光一缕,能从喧闹的现实中来到这里,听风声,听仙语,更在听心声。

当然还有书声。

一缕禅心捋册页。独树一帜九鲤湖。

九鲤湖,自然是一个章节,而人文又是独具的华彩。

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我先是浏览,尔后精读。生态过后,便为凝炼。

信手摊开一页页传说。历史尘烟滚滚扑面迎风。这里供奉何氏九仙,他们就是传说中在梦中点化世人的神仙。祈梦洞、祈梦石的故事源远流长,流芳百世,史迹犹存。西汉时期,闽郡太守何堠生九子的神话传说由石塔扩散开来,一种登峰造极俯仰天地古今的苍茫感油然而生,此时似乎才真正明白了“登高一呼,山鸣谷应;举目四顾,海阔天空”的境界是何等的旷远。这些被称为神的物事,验证了徐霞客游学九鲤湖“祈梦不可失之交臂”的论断。让你感悟九鲤湖的神威、神韵,以及深不可测的神奥。

“梦山”经典,崇敬之情源于《徐霞客游记》的古老传奇。一部《徐霞客游记》凝重了九鲤湖。一部九鲤湖传承了《徐霞客游记》。广袤的神仙圣境,我们该读出怎样的磊落情怀?

就因如此,九鲤湖千百年来凝聚了莆田仙游千山万峰的绝世凛然;凝聚了中华神与仙众望所归浩然正气;凝聚了佛道精神纷披虔敬谒拜高崇的信仰。

阅读九鲤湖,我们享受的是一场精神的洗礼。

烟雨水墨一帧一帧穿针引线幻动葳蕤。仙界烟影,层层雾霭是缀饰的花边俚语。而且随心所欲。

大手笔的九鲤湖是和谐的是真挚的。画里画外皆乡音,离愁别绪俯仰苍然。

乡愁的页面悄然打开,我聆听到了潸然。千里虔诚聚首岚影,一炷炷香火给烟雨九鲤湖营造声情并茂。忽然记起唐朝诗人王维《鹿柴》的诗句来,诗中言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情景交融心境都是豁然的,都是多愁善感的。而深深的九漈飞瀑光影哪藏得住心事?淋漓尽致心绪随着一道道波光潋滟。

九鲤湖。这一切的禅悟清心,全因了这一场祈梦烟雨。

摄影 | 庄伟谦 张力 编审| 郑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