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文 / 种月亮家庭教育
2018-07-03 20:08

惩罚孩子只是孩子学习纪律的其中的一种手段,但它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习如何有效惩罚行为不良的孩子,这对孩子长大后能不能行为端正,作风成熟至关重要。一个不能明辨是非的孩子可能以后会在学业,生活中遇到心理上的困难。因此什么时候为孩子制定一个公平有效的惩罚策略都不会嫌太早。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规则要始终如一

这可以训练孩子记住最重要的事情。保持惩罚规则一致性对能不能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惩罚规则不一致,或有时还让孩子摆脱惩罚,带来的后果是非常糟糕的。下面是保持规则一致性的方法,你可以参考执行。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一:每次孩子行为不良的时候,都要使用相同的惩罚规则。在没有明确理由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更改规则。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二:指出孩子的不良行为(必要时予以惩罚)。如果当时不方便处理,也不要忽视这种行为。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三:不良行为一开始就要给予合理的惩罚,然后把惩罚规则坚持下去。我们选择的规则不可以让孩子随意逃避或找到更容易的惩罚。孩子可怜巴巴或眼泪汪汪的看着你的时候,也不要妥协。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设定明确的行为界限

如果孩子不了解不良行为实际指的是哪些行为的时候,他就很难去避免。到了孩子能理解是非对错的年纪,我们应该让他基本了解到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建立明确的行为界限,就可以让他知道为什么他的某种行为是错误的,当他重复这些行为的时候,惩罚他,让他明白行为边界。

当然,孩子对行为边界的理解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幼儿,你和他说不可以在墙上画画,重新刷墙需要花很多钱,他是理解不了的,他不懂花很多钱是什么概念。相反,直接跟他说不可以在墙上画画就可以了,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把他的画擦掉。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按不良行为的不同类型来进行惩罚

不同类型的不良行为需要不同的惩罚。小的不尊重的行为或首次违规,可以给他明确的警告。故意不尊重或暴力行为,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按制定好的合理的规则惩罚他。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没有孩子生来是完美的,不犯错的,他会在错误中成长。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是让他明白他的这些行为是错的,不会被容忍。

比如,孩子贪玩忘记写作业,惩罚他一个星期不去上学肯定是不合理的。可以扣他一个月零花钱,让他知道贪玩不写作业是不被允许的。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作为家长,我们要保持冷静,但坚定

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可能真的会让你难堪,但从长远看,生气责骂孩子并没有任何好处。无法控制愤怒情绪的父母很难给出的明确的合乎逻辑的规则来惩罚孩子。更可能是自己情绪的爆发或用更糟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方式来惩罚孩子。另外,习惯用愤怒来表达观点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很不好的榜样;如果你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和大喊大叫,以至于成为一种常见的情况,你的愤怒最终可能会失去它的意义,下次你只有更加愤怒,才能让孩子注意到。因此,当孩子行为不良时,你最好努力控制怒火。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和家人要统一战线

老生常谈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一家人要保持一致,这意味着,父母双方必须协商好家里的纪律规则,并和孩子一起平等遵守。在家里,如果爸爸坚决惩罚,妈妈容易妥协,一旦孩子做错的时候,他就会跑到容易妥协的妈妈的身边。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规则,统一战线的重要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就会明白,父母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不同意见。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做一个好榜样

永远,永远,永远要记住,孩子会观察你,模仿你,从而学到很多东西。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如果孩子在附近,留意自己的言行。努力成为一个礼貌,乐观,仔细,勤奋和有创造力的人,孩子会注意到的。

你不做的事情也很重要。不要在你的孩子面前做任何你不希望他在你面前做的事包括发脾气、行为不成熟或养成坏习惯。例如:你对孩子强调礼貌的重要性,但是你接到骚扰电话就咒骂或大吼大叫。你就在传达这样的信息: 当有人让你感到讨厌的时候,你其实可以有不礼貌的行为。

为什么有时候你惩罚了孩子,却起不了作用?应该这样给孩子立规矩

不要忘记奖励好的行为

惩罚只是纪律策略的一部分。除了惩罚之外,你还需要不遗余力的奖励良好的行为。如果孩子认真努力对待他的学业,我们可以关注他和鼓励他来让他保持这种行为。一旦他们习惯了接受这样的待遇来保持良好的行为,当他行为不良的时候,收回你的爱本身就是一种惩罚。科学研究表明,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孩子良好的行为会带来非常好的结果。

用积极的方式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用始终如一的惩罚策略来纠正不良的行为。这是家庭教育的两大法宝,希望读了这篇文章的家长能自如的运用这两大法宝,教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