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

文 / 倍课
2018-06-24 23:11

很多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就过上了“赶场”般的生活,工作日在学校上课,晚上和周末辗转于各大辅导班,平时作业堆积如山,小小年纪就过上了点灯熬油的晚睡生活。这样的学习生活节奏,既不利于提升学习效率,也不能保证充足睡眠,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晚睡,除了学习任务重之外,有部分原因是孩子本身不自觉,一会儿看书,一会儿想看电视,一会儿又分心去玩。有些孩子一坐上学习凳,就开始各种头痛肚子痛、想喝水想上厕所。这样的坏习惯,不仅加重了家长的陪读负担,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对将来的融入社会、适应职场不利。

好习惯要从娃娃抓起。这本《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相应阶段的学习任务特征,安排了适应儿童的时间管理方法,并把时间管理习惯的形成整理成一个30天的训练营,便于家长操作。

读《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

这本书是面向儿童的,但开头先讨论家长。很多孩子身上的行为问题,往往是家长的无意识压力导致的。这本书先提醒家长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合理转移和分解压力。所谓言传身教,如果家长总是以暴躁的面孔处理情绪,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继承这种情绪处理方式,不利于情感发展、社会交往。其次,这本书向家长提问有关孩子的问题,测试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例如孩子的兴趣爱好、最喜欢的学科、最喜欢吃的菜等等。如果家长对孩子不够了解,很难做到对孩子对有效监督和管理。再次,这本书提供了儿童学习习惯的测试,分为学前版和学龄版,由家长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后作答。

时间管理,首先需要明确“时间都去哪儿了”,因此第一阶段家长要帮孩子整理时间使用明细,做了什么事,开始时间,花费时间,备注孩子做事时的精神状态(例如磨蹭,走神等)。容易出现磨蹭的时间段为早上起床、吃饭、写作业、睡觉。

磨蹭可以分为七大类:吸引注意型,家长期望过高型,父母包办型,杂乱型,慢半拍型,缺乏时间观念型,注意力分散型。

孩子必须有自主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孩子的大脑是很好的休息和复原。

家长在与学校老师沟通时,应该注意:接纳和理解,感谢和道歉,请教和转换,反馈和激励。其中,家长最好不要把与老师的分歧告诉孩子。

读《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

在记录了一周的时间花销之后,孩子的学习、生活任务基本明确,接下来要进行评估、排序计算出每项任务的标准时间,再进行第二周的实践。此时,家长要帮孩子把任务细化,聚焦于提升完成任务的时间,并且注意期间不添加新任务,不为了速度而牺牲任务质量。在孩子达到要求后,家长可以给孩子小星星作为奖励。这些小星星可以用来兑换孩子想要的奖励。

如果孩子对时间表不感兴趣,家长要注意引发孩子兴趣和留出自主时间。家长可以把作业时间表转化为孩子的游戏时间表,即“帮”孩子安排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为了游戏而主动完成作业。家长要制定合理的任务表,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孩子,多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孩子自主总结快速完成作业的经验,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保护孩子的进步热情。

本书给出了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训练目标。在排除生理原因的情况下,如果孩子有时间管理混乱,家长每天能抽出10-30分钟与孩子沟通,就可以采用这套训练方案。这个训练方案为期30天,其实这30天是同时面向家长和孩子的。双方一起改变,才能更好地达成高效学习、家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