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读:北上广深,想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难?

文 / 心理医生在线
2018-06-22 10:46

“身边的朋友都在买车买房结婚了,我还在为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奋斗,胡思乱想越睡越焦急”

“明天工作上的事情我应该可以很好的完成,隔天有点稍微麻烦点的工作,前一天晚上越想休息好,就越睡不着”

“每天加班到夜深,明明身体很累,可是躺下却难以入睡”

“最近各种出差,感觉睡眠是紊乱的,每天都觉得没精神”

“不知道为什么,睡前总是莫名的焦虑,喜欢胡思乱想”

“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我真的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慢慢时间越来越晚,越想快点进入睡眠越困难”

……

心理学解读:北上广深,想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难?

身在北上广深,似乎有一万种可以轻易就让我们睡不好的存在。

在办公室的早上经常能听到同事讨论,昨晚躺在床上又是多晚才睡着,甚至有的同事说昨晚又是一夜未眠,对于在北上广深大部分人来说真的很难拥有一个好的睡眠。

心理学解读:北上广深,想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难?

为何无眠?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压力。当代人的压力点已经很少在于温饱层面上,更多在于工作、家庭、知识需求、车子、房子、爱情婚姻、老家父母的期盼与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年龄等现实压力。作为工薪一族的,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可以是相当巨大,由此会带来的睡眠质量差甚至无眠。但从父母和身边人的口中,总会得知为数甚多的“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同事”、“别人家的上司”,“别人家的工作”。以及随之带来的焦虑、孤独与担心,都让我们在漫漫长夜中难以入睡。

而睡不好又引发我们对第二天工作、精神状态的担心,对健康、变老变丑的担心,让我们的睡眠问题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心理学解读:北上广深,想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难?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情绪、思维、行动得不到统一”,比如之前的几个星期,南方进入了典型的“回南天”气候。潮湿阴霾的天气,日照时间短甚至不见阳光,令身处其中的人感觉情绪负面;负面的情绪让人容易疲乏,工作中生活中思考速度变慢,思考困难;“宅星人”、“懒癌末期者”在这个时候就会生出不想去上班,甚至不想动的念头,但行动上,却依旧要去上班,于是就在“不得不上班---越上班思维越慢----思维越慢情绪越差-----情绪越差越不想上班却不得不上班”的死循环里面不断打转。而一旦陷入这样死循环,未眠,就成为了必然的后果。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中国睡眠诊疗现状调查报告》及《2018年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失眠重度患者超六成为90后,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城市。

伏尔泰说过:上天为平衡生活中的许多艰难而给予我们两样东西——希望、睡眠。

离开家乡来到北上广深的我们,无疑要面对的艰难更多,可又是睡得不好,睡得最少的,要拿什么去平衡生活、创造美好生活呢?

心理学解读:北上广深,想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难?

普遍的年轻人睡眠不好都是由于各种压力导致的,当你压力消失的时候,你的睡眠也会回来。但如果困扰我们的压力这么好消失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失眠所困扰了。

释放压力到底应该怎么做了?

首先要学会排解自己的苦闷,要学会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倾诉一下,哪怕对事情解决没实质性帮助,却能使你身心舒畅、健康。负能量情绪的积累,犹如危险的火山,随时有爆发的一天。

外来压力大时或因经济或工作,要学会倾诉,适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及规律运动,都能有效顺利度过心理危险期。

“想得太多”,对于众多的“思想巨人”来人,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每天都需要做的。然而,知行合一难度极大,更多的“思想巨人”往往是“行动矮子”。想得太多(思维)而读书不多(行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想得开的人都睡得好”,其实,或许并非想得开,只是,压根儿没想这么多!正因为想得少(思维),做得也少(行动),所以睡得好(情绪)。

心理学解读:北上广深,想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难?

除此之外,提高工作效率,及早休息;养成规律良好的饮食起居、运动习惯也很重要。注重平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尤其晚上,不要吃得过饱,睡前别喝浓茶,别做剧烈运动,卧室干净、整洁,温度适中,睡前别过量用脑……

如果出现失眠问题的朋友,一定及早纠正,配上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与规律的作息时间,通常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慢慢纠正过来。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