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篇 | 自杀之殇

文 / 心理素质与人生
2018-06-15 14:46

心理健康篇 | 自杀之殇

自杀之殇

2014年,哈佛大学的“邻居”——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有6名学生自杀!

这样的数据是不公开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老师告诉我的。

据说,这也是很不常见的年份。

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一年会这样?我们知道,每个自杀者都有自己的原因,但是,别人自杀的故事的确是会对人产生相互影响,就如那年富士康的几连跳一样。

理工科的学业压力巨大,到了一个优秀的环境中,不少同学发现别人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学业,而且别人不仅学业出色,社会活动等其他方面也都很优秀,而自己是通过非常的努力才勉强进入这个学校。在这里,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似乎都赶不上同学。所以,气馁、沮丧如潮水般淹没了正常的思维。思路进入一个死胡同,如果没有人指导,让人叹息的事件就非常容易发生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般正常人的自杀也可理解为个体在心理上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时所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所谓自杀,是指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根据自杀发展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冲动型自杀,是在由突发性事件引起的极度愤恨、愧疚、后悔等情绪失去控制的状态下所发生的冲动行为。第二类是“理智型”自杀,是主体在长期不良情绪的酝酿下有计划进行的自杀。就自杀结果而言,冲动型自杀来得突然,难以预测和防范,自杀致死的可能性较大。而“理智型”自杀的发展过程较慢,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其内心的心理矛盾会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这就为干预其自杀提供了可能。所以说,只要欲自杀者的身边有一两个稍稍懂一点心理学常识的人,若能及时干预,则完全可以改变自杀者的态度和行为。

由于自杀问题的严重性及其极为不良的影响性,心理学、社会学和病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者都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寻找心理规律,以防患于未然。现在比较为人们所公认的自杀的心理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自杀动机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在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打击时,为逃避现实,欲将自杀作为解脱的手段,形成自杀的动机。第二、心理矛盾冲突。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本能”可能使欲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心理矛盾冲突的状态。在这一阶段,欲自杀者常表现出一系列的异常行为,如沉默寡言、情绪抑郁等,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谈论起与自杀有关的话题,暗示自己要自杀了,或威胁别人自己要自杀了。其实,这是欲自杀者向周围的朋友发出的求救的信号,类似弗洛伊德自我结构中的“自我”与“本我”的冲突。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欲自杀者很有可能取消自杀的企图。第三、平静阶段。欲自杀者“似乎”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了,表现出平静的状态。这其实是下定决心后的暂时解脱,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从以上自杀的心理过程来看,自杀完全是可以预防的。无论在自杀心理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只要有人关心,有人询问,有人帮助,都可以有效地激发起个体的“求生本能”,改变个体的自杀心理,避免个体的自杀行为。


更多内容请参见:


心理健康篇 | 自杀之殇

欢迎关注:“心理素质与人生”微信公众号。

欢迎阅读《心理素质与人生:哈佛心理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