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时代,如何让身心“轻装上阵”

文 / 心理健康学
2018-05-16 18:10

“我最近睡得不好,好焦虑呀,脸上都爆痘了。”

“又要做presentataion了,好焦虑呀,时间好赶。”

“最近感觉自己和所有人都合不来,好像没有人愿意和自己做朋友,好焦虑。”

“感觉自己又胖了,好焦虑。”

现代人的生活里,焦虑成了一个高频词汇,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变成焦虑的导火索。

暂时性的焦虑并不可怕,因为你知道它还有结束的一天;真正可怕的是不间断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的、高强度的焦虑,甚至会出现生理上的运动不安症状——这就不仅仅是焦虑那么简单了,这时候,你可能已经患上了焦虑症。


我们也许以为焦虑症离我们很远,其实焦虑症的群体数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目前,在美国大约有4000万18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有焦虑症,这使得焦虑症成为了美国最普遍的精神障碍。按照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中国患者人数可能达到五六千万,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16.5%的患者接受了相关治疗。

也许你我身边,就有不少焦虑症患者,正在和自己做斗争。

焦虑症远的感受比焦虑要更折磨,就像youtube上的一个科普短剧中说的:焦虑症的感觉像是溺水、又像是炙烤,这种感觉永远不会停止;我感觉我好像一直都紧绷着神经。我的焦虑感没有任何理由,它们是一种不会间断的情绪,我在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它们,它们在拉扯我,在撕裂我,让我喘不过气来。


焦虑症是什么?

•焦虑症

又称焦虑性神经症(anxiety disoder),是神经症中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广泛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焦虑症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大脑化学、性格、家族教育、免疫系统、内分泌、心脏神经功能、生活事件等等因素相关。

焦虑症下又包含了很多病症:

•焦虑症的表现

焦虑症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慢性焦虑症的症状表现没有那么明显和剧烈;而急性焦虑则可能表现为突然的强烈濒死感和失控感、突发性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全身出汗、全身发抖、抽搐的症状,发作时间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不计,严重时需要拨打120进行急救。

有一位留学生描述了他经历的惊恐障碍:在来到美国的三年里,每天都把自己逼得很紧,想着怎么让自己变优秀,却对自己的情绪、情感上的问题视而不见,思维走进了死胡同,一直患有莫名的极度疲劳和头痛。在一次激烈的健身之后,突发20分钟的惊恐发作,他在地板上动弹不得,呼吸困难,接着手臂和腹部开始剧烈的抽搐。强烈的濒死感占据了大脑的所有,在自我调控了10分钟无果后,只能叫旁边的同学叫了救护车。

•焦虑症诊断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上了焦虑症,想要做一个预判,那么可以采用简单的焦虑自测量表,例如SAS,如果分数较高,那么就要警惕是否有患上焦虑症的可能,前往专业的精神科和心理课做进一步的诊断。其他可用于自测焦虑的量表还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STAI量表、TAI量表。

而焦虑症的专业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其中最主要依据的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程。医生诊断标准具体主要参照国际疾病的诊断分类标准(ICD-10)中焦虑症的诊断。

SAS焦虑自测量表

(①表示得分为1分,②表示得分为2分,③表示得分为3分,④表示得分为4分)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如果您自测的分数较高,建议您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焦虑症的患者虽然承受着痛苦的折磨,但是他们在表面上却一点也看不出来,其他人会不理解他们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于是这让焦虑症患者更加难以走出焦虑的怪圈。

“很多医生都不太清楚这个病”

夏颖最初察觉到异常,是在高考前三个月。比起莫名的出汗、口渴,持续性的头疼更是折磨——她上课时要用手撑着脑袋才不会趴下。坐立不安的烦躁,让她总有跑出教室的冲动。

一次模拟考试时,夏颖突然感到胸闷、心跳加速,脑袋嗡嗡作响,如同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作文没写完,她就把卷子往讲台上一扔,夺门而出。

夏颖当时的症状,正符合CCMD-3中关于焦虑症的描述。父母带她跑遍上海各大医院,结果却都是:没毛病。直到2017年6月,瑞金医院才给出了确诊结果。

▲夏颖在各个医院的就诊卡。受访者供图

“因为明显的躯体症状,大量的焦虑障碍患者往往会徘徊在综合医院的各个科室,检查胃肠、心脏等器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王向群告诉新京报记者,“但是往往查不出什么问题,或者被误诊。”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感冒了。”24岁的方媛说。2017年,方媛通过了笔试,刚开始在某国企实习,就出了一些“状况”。她的声音嘶哑,总觉得嗓子里有什么东西,就去医院开了点感冒药,“可是快两个月了‘感冒’仍没好。”

她又去了医院五官科检查声带,医生开了些治慢性咽炎的药,但她的状况反而开始恶化,先是吐字不清,发音混沌。后来甚至不能开口说话。

“那时候,我连出去买个包子都成问题。”方媛说。亲戚介绍她去昆明的一家三甲医院检查,该院五官科主任又建议她转往精神科,最终,她被确诊为“社交焦虑障碍”。

26岁的陈涛吃了两年降压药,才发现自己被误诊。2014年,陈涛跳槽到上海的一家国企,开工没两天,他就有头昏脑涨、血压飙升的感觉,医生检查说是“高血压”。

陈涛不明白,自己年轻、瘦削,怎么就得了高血压?但他还是听从医生的话,服用降压药,但病情却愈发严重。时不时的“爆血管”之感,令他痛不欲生。

两年后的一天,在瑞金医院心血管科室门口排队时,“爆血管”般的濒死感再次突袭。陈涛半跪在地上,双手在空中胡乱挥舞:“我可能脑溢血了,你们救救我!”

一个路过的医生对他说:“你这个症状很可能是焦虑症,建议你去心理科看看。”在楼上的心理科,陈涛被诊断为焦虑症。

“现在关于焦虑障碍的科普太缺乏,不仅是普通大众对焦虑症的认识不够,就连很多医院的医生都不太清楚这个病”。王向群告诉记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刊载的调查显示,在全国三甲综合医院非专科医师中,仅有11.98%的医师十分明确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7.19%的医师完全不清楚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焦虑症患者的世界,就像一个处在无限的恐惧和害怕中的笼子里,逃不出去,但是又一直被这种情绪所包围。

焦虑症,并不是不会心理的适度调适所引起的,因此我们要善待每一个患有焦虑症的人,你也许不知道,他为了可以战胜他自己,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希望每一个患有焦虑症的人,都能够学会放松自己,学会运用心理疏导,结合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的一款产品,放松大师,通过语音进行呼吸训练,每天15分钟,有效排解焦虑,长时间使用帮助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