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6秒法则(解放自我,掌握自己的人生)

文 / 扬州孙旭
2018-03-19 07:09

心理学——6秒法则(解放自我,掌握自己的人生)

这篇文章写给最近没有控制好自己情绪的我,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贪图一时的爽快,最总只能获得片刻的情绪的疏解,最总问题还没解决,说不定还让自己后悔,说大点是没能解放自我,掌握住自己的人生。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能引起情绪爆发的事件比比皆是,假如我们遇到一个无心的盲人,若是冲动之下抱怨到:“哎,你踩我脚了,没长眼啊!?”估计当你知道了真相也会心有愧疚,所以该庆幸自己没有开口就喷。

感到受侵犯不舒服,有情绪发泄的需要,但你并没有一泄而快,反而“主动延迟”了,这就是情商高的体现之一,也叫管理控制情绪。

主动延迟可以延伸到延迟满足,这一点可以在孩童时期训练并养成,也已经运用在了亲子教育中。

经典的延迟满足实验和它的后续跟踪调查让我们知道,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在日后学习能力、社交沟通、抗压自控等方面都更胜一筹。

延迟并不是单纯的鼓励等待,更不是拖延或压制欲望,而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情境,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心理学——6秒法则(解放自我,掌握自己的人生)

倘若在生活中遇到令人气愤的事,面对“刺激”,请别急着发脾气,等一等想一想,来几个深呼吸,慢慢深深的吸气,让空气充满整个肺,再慢慢呼出。

心理学发现当我们刺激发生时,我们的情绪脑中的神经元开始放电,丘脑发出指令,肾上腺素升高,心跳加速,血液流向四肢,“怒火攻心”、“怒火中烧”的感觉来了,这个时候容易出言不逊行为失当,可只需要稍微等一等,等6秒钟(为了好记住我们就叫6秒法则),等大脑皮层控制的理性中枢跟上来了,等杏仁核开工了,理性可以战胜情感。

解释:6秒法则是指当我们遇到生气或愤怒的事情,我们的情绪要开始抱怨发泄的时候,我们此时想让自己等候6秒钟再做决定,从而避免情绪影响判断及决策的效果。

等候6秒时我们可以完成以下步骤:

1、心里跟自己约定:先不要发火

2、暂时先把自己的视线先从对方脸上移开

3、心思专注在回想6件开心的事情

4、等到成功回想6件开心的事情后再开口说话

5、如果这6件开心的事情已经变得太熟悉,可更改为6件别的事情。

日后如果你做到,你会庆幸,你这6秒的等待。

心理学——6秒法则(解放自我,掌握自己的人生)

在唠叨一边请记住两点:

一、愤怒时先等一等。

二、想抱怨时先等一等。

心理学发现抱怨,在日常相对亲密的关系中属于高发现象,职场中也不少见,有些人一出现就“哎呀、那么多事情,烦死了!”、“怎么又来有一件事,之前那么还没跟完呢”、“你怎么又掉链子了,之前才说过你!,有完没完了”、“我没空,忙得要命,别打扰我”,类似的话你一定听过,更有甚者这种话我们自己也曾经挂在嘴边喋喋不休过,你想,这样的人会给我们什么印象?我们会给他/她打几分呢?

从心理学来说抱怨这件事,会令我们难以忍受,因为负面情绪会激发不愉快的感受,大脑对于消极信息的反应比积极信息的更激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消极负面的事情印象更深,负面情绪还有传染性,带有消极情绪的言行不利于人际沟通和交往。

我们总有对关系不满对状况不满的时候,总有压力要排解时候,总有挫折感或焦虑愤怒要排解时候,所以想听到同情和认可,也想借别人的安慰和理解来减压放松自己。(随叫我们是感情动物呢!)

心理学——6秒法则(解放自我,掌握自己的人生)

我知道当我们抱怨过后或许能疏放一点,可是问题还没解决啊,你对关系的不满对现状的不满并没有改变啊,过了一阵子你又困扰了是不是又要抱怨一通再缓一缓?陷入这样循环意义何在?然而我们都有思想判断的人,所以想想那只会给我们带来更糟对吧

所以呢!当我们想抱怨时,先等一等,自问是否只是想图一时嘴巴的爽快,冒着影响他人情绪的风险,获得片刻的疏解,还是要真正改变状态,解决问题,解放自己?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此时的我和对方已经和好,但是我写这写篇文章用意也希望大家能解放自己,做自己的真正主人。

我们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情绪,而不为这股情绪所反制。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

记住:在人生的路上,最大敌人就是我们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心理学——6秒法则(解放自我,掌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