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讲话,直接关系到孩子优秀不优秀,你还不来学一下吗?

文 / 球球认世界
2017-10-31 12:48

作者 宝宝快长

父母怎么讲话,直接关系到孩子优秀不优秀,你还不来学一下吗?

曾经有两位心理学家考察一学校,跟校长说他们有本事测出学校里隐藏的那些天才学生。校长一听很动心,如果能发掘出天才学生,再加以培养的话,那自己学校的名声岂不是一炮打响啦?于是校长便同意了心理学家的提议。

谁也不晓得,其实心理学家在做一项实验。他们假模假样地在校园里逛,在班级里听课,随机地从每个班级里挑了几个孩子,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诉校长,这些孩子就是天才。

校长不疑有假,很兴奋地把这消息告诉了班主任们,班主任都觉得,这不愧是心理学家啊,否则自己不是耽误了天才们的发展了吗。于是接下来的半年,这些被挑出来的孩子享受到了老师们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目光。赞美、信任和期待被赋予给这些原本并不杰出的孩子。

就这样过了半年,心理学家再次返回这所学校。校长欣喜地告诉他们,这些孩子在这半年里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变成了各个班级的尖子生。当心理学家告诉校长,这些孩子只是随机挑选的,校长和全校老师都惊呆了。根据后续的追踪研究,这些孩子成年后在各领域的贡献也超出平均水平。

父母怎么讲话,直接关系到孩子优秀不优秀,你还不来学一下吗?

这其实是个真实的实验,实验的效果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它带给所有育儿人士这样的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更有信心,从而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相信作为父母,自信、自律、积极向上、坚持不懈、激流勇进等品质,都是我们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的。然而我们却经常口无遮拦、表里不一,以至于很多家长并未如自己期待的那样,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比如:

当我们希望孩子们勤奋的时候,却总是骂他们“懒”;

当我们希望孩子们能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却总是责备他们“笨”;

当我们希望孩子们能管理好自己的时候,却总是一而再地告诉他们“你连自己的都管不好,真是不会好了”。

父母怎么讲话,直接关系到孩子优秀不优秀,你还不来学一下吗?

看了以上这个故事,现在各位父母们是否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了呢?在这里我们可以来总结三条铁律:

讲正面的话

“懒”、“笨”、“不会好了”,难道是我们想要的吗?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是“勤奋”、“独立自律”、“自理能力强”不是吗?那就把这些正面的词说出来。

比如:妈妈/爸爸希望你是一个勤奋的孩子。妈妈/爸爸觉得我们家宝贝一定能自己管理好自己。

这些正面的话能让孩子体会到你信任他,你欣赏他,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开始在你家里无声息地发挥了作用。

父母怎么讲话,直接关系到孩子优秀不优秀,你还不来学一下吗?

耐心地对待孩子

人心理学家做个实验都得看一年半载之后的效应,我们家长又急什么呢?很多家长带孩子体验一节兴趣课,孩子不是很配合,家长就开始“恶言恶语”,“不懂事”、“搞不好了”、“胆子这么小有什么用”、“别人都听讲,你一点也不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很正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希望今天生出来,明天就变成龙和凤,不给人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耐心地对待孩子,也是意味着你的信任,意味着你愿意花时间欣赏他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只关心结果的父母。养育孩子是一场旅行,旅行的目的不仅仅是看目的地的风景,而是沿途一路都能被你发现美好,那才值得与你同行。

父母怎么讲话,直接关系到孩子优秀不优秀,你还不来学一下吗?

抱以期待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屡次遭受育儿挑战之后,有点偃旗息鼓的味道,于是恶言恶语又出现 — “这孩子就这样了,没办法了,让他去吧,管不了他了”。

殊不知,就像上面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揭示的秘密那样,每一个人都是希望他人对自己抱有期待的。爸爸妈妈对自己抱有期待,说明我是一个有用的人,说明我可以做得好,说明他们没有放弃我,说明他们依然爱我。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到位:孩子越是不可爱的时候,就越是他们需要爱的时候。所以家长扪心自问,你爱不爱孩子,该怎么爱,现在是否了然?

一起来讲讲吧,你现在最头疼的育儿挑战是什么?你又期待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

本文作者:蝎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