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抑郁了怎么办?很简单,晒晒太阳就行!

文 / 中国家庭报
2017-10-13 18:41

秋季抑郁了怎么办?很简单,晒晒太阳就行!

去年的中秋节之后,演员乔任梁在家中自杀,最后被确认是因为抑郁症。适逢秋季,乔任梁应该是“悲秋综合征”的受害者之一了。调查显示,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疾病,我国抑郁症患者已达到3000万人,其中,约高达38%的抑郁症病人是在秋冬季抑郁发作的,秋季的自杀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

非但抑郁症患者,即使是在普通人群中,至少也有15%以上的人在秋天会有抑郁情绪。萧条的落叶,肃杀的秋季,会让他们顾影自怜,这就是我国常说的“悲秋’,在秋天的时候,情绪更容易低落沮丧。

“悲秋”是因为日照不足

人们总认为“悲秋”是因为万物凋零,使人触景生情,引起的垂暮、忧愁之感。但随着脑科学的发达,研究者发现,人脑的深部有一个内分泌腺叫“松果体”,这个腺体对阳光和明暗非常敏感。夏季,强烈的阳光可以抑制松果体的功能,使松果体激素分泌减少。立秋以后,白天渐短,尤其在阴雨时节,天色暗淡,松果体开始分泌大量的“松果体素”,松果体素就是大家知道的“褪黑激素”,它能调节其他激素的分泌,重点是能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众所周知,甲状腺素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发育,缺乏甲状腺素的时候,人会食欲不振、反应迟钝。肾上腺素能促进心跳、升高血压、升高血糖。这两种激素皆有助于思维活动的增强,使人精神振奋,它们像我们身体自带的“兴奋剂”,若这两种“兴奋剂”在血中的浓度降低,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就要降低,精神也开始消沉,人就变得无精打采,善感之人更会愁肠满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阴天的时候想睡觉,甚至会伤感,阴天多的城市,秋天之后自杀率甚至会升高,就是因为松果体素抑制了身体里兴奋性激素的分泌,人因此消沉乃至抑郁。

这种悲秋的情绪引起的诸多症状,也被医学研究者称为“悲秋综合征”,它的罹患者多是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群,常年在室内工作、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女性患者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简而言之,体弱怕冷而不好动、本身火力就不壮实的人更容易“悲秋”,典型的就是林黛玉型的淑女。

秋季抑郁了怎么办?很简单,晒晒太阳就行!

晒着太阳做运动,人体会分泌“幸福激素”

既然悲秋的原理如此,减轻“悲秋综合征”的办法就是提高身体的兴奋性,成本最低的是晒着太阳做运动。

晒太阳就是增加日照时间,等于直接补充了阳气,减少能致人悲伤的松果体素的分泌,而运动之后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幸福激素”,人能不能感到幸福,和这种激素分泌多少有关系。

运动之后,大脑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由此感到欢愉和满足,运动之前的压力和不快可以一扫而光,内啡肽就是“幸福激素”。

长跑的人都会体会到,在长跑的过程中有一个奇妙的时间点,在那个时间点之前,人会感到非常疲惫,几乎撑不住了,这个时间点称为“极点”,一旦越过了这个点,身体就又会充满了活力,就又会感到振奋。

什么时候会出现极点呢?一般都是长时间的运动,最大程度的利用了肌肉内的糖原,这个时候,内啡肽便会分泌,这就从难受的极点向幸福转化了,累并快乐着,痛并幸福着,就是这种感觉。

因此,要想获得幸福感,就要促使“幸福激素”分泌,这就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一定的运动时间。

一般认为,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等,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也即是说你的运动要足够累,否则不可能苦尽甘来。

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人,之所以能坚持,包括马拉松,会不惜远程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参加比赛,不能不说就是这种“幸福激素”上瘾的结果,他们会在运动后感到心情舒畅,这种人如果有一天不去运动,内啡肽分泌减少,人会变得无精打采。

除了跑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冥想、静坐以及瑜伽等修行,也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有些人干脆把这些“修行者”叫作“内啡肽体验者”。在这种锻炼方式中,内在的欣快感是他们的“高峰体验”,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沉下心来静坐的。对他们来说,尝试这种“幸福激素”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深呼吸,深呼吸也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比如,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做一下深呼吸,就可以一定程度地放松紧张的情绪,包括气功修炼中,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深呼吸,让心情静下来,道理就在这里。

文/任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秋季抑郁了怎么办?很简单,晒晒太阳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