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女朋友总是听不懂我说话?心理学家这样说
在2015年出版的著作中,社会心理学家Heidi Grant Halvorson阐述了人们误解的来源:是什么使我们不能彼此理解?
发出信息时的“透明度错觉”Halvorson认为,发出信息的一方制造误解的原因在于透明度错觉,意思是说,大多数人都存在一种假设,即认为彼此之间的沟通是透明的。在沟通过程中,给予信息的一方会以为自己的感觉和需求能够被另一方清晰地感知到,尽管他们并没有真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到位。
而正因为他们以为自己表达得很清楚,他们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阐释或者确认对方是否理解。但实际上,接收信息的一方是被迫在非常有限的信息量中做出判断,因而往往会判断失误。
透明度错觉产生的误解往往是双向的:“当你抱怨其他人并没有真正明白你的意思时,你可能同样没有明白对方在想什么。”Halvorson说。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在发生着。举个例子——
晚餐时,丈夫吃着妻子做的菜,妻子在说一件事的时候,丈夫的眼睛却盯着盘子一动不动,妻子觉得丈夫是不重视她说的话,但丈夫其实是觉得妻子做的饭非常好吃。
因为这段小插曲,妻子很不高兴,于是早早上床,没有和丈夫一起看他们平日里最喜欢的连续剧。这时,丈夫没有注意到妻子已经生气,反倒认为是妻子做了一天的家务事太累,不想和他一起度过晚间的休闲时光。
双方没有进行直接的沟通,而是在各自心里对对方进行了揣测,而这些揣测都是完全错误的。
Halvorson说,人们往往意识不到,他人眼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存在着误差。有时候,你以为你的表情足够让对方知道“你说的话让我有点受伤”,但对方可能把你的意思解读成了“我完全不在意你所说的”。
你觉得你已经把你的态度表达清楚了,Ta也明白了,但事实恰恰相反。正是种种这样的误解,造成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不满、冲突甚至是彼此怨恨。
接收信息时的“认知吝啬者”对于接收信息的一方来说,产生误解是因为我们都是“认知的吝啬者”,即懒惰的思考者:在对他人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我们会倾向于节省时间精力,只挑出我们认为对形成印象必要的信息,而忽略了一些其他的信息。
根据Daniel Kahneman的研究,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快速、凭直觉、不假思索地处理信息。这是一种“不费力”的认知方式。当我们得出“3+3=6”这个结论,在一条熟悉的路上开车,看到别人微笑就觉得Ta很开心时,使用的就是这种认知方式。
第二种方式则是理性、慎重、有意识地处理信息,这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的认知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处理更高级别的问题时才会调动这种方式,比如要解出一道复杂的代数题,在陌生的道路上开车,或者当上级在自己的桌上留下了一张意味深长的纸条,上面写着“马上给我打电话”时,你试图弄明白背后有什么深意。
第一种方式是快速的、但是容易出错的,第二种则是审慎的、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的,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他人的认知却只会运用方法一,因为要调动第二种认知模式,往往需要比较强的动机。
当我们仅仅运用快速、直觉的方式去认识他人时,很有可能就会出错。但Halvorson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对方一直使用方法二来对待你发出的信号是不现实的,使劲揣摩对方的意图会耗费太多的精力,使人精疲力尽。因此,作为信号发出方,与其发出模糊信号,期待对方去调动复杂模式来解读,是一种不现实的期待。不如自我检查,给出更加明确的信息。
此外,我们的认知还会受到自身的经验、情绪等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你发出的信号是模糊的,表达是模棱两可的,就会有太多的因素使对方难以准确分析出你的想法。研究也证明,无论是在亲密关系还是职场、生活中,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生活的满意度和快乐程度都会更高。
而这对一些人来说并不容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经常会被教育说话要“婉转”,表达意见要“含蓄”,工作中要注意领导是否“话里有话”。这使得我们会担心,用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时,是否会由于太过直白而遭到拒绝,是否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是否冒犯对方。
但实际上,含糊不清的表达会造成更深远的负面影响:那些细小的误解会不断积累起来,它们不会消失,总有一天会成为你们关系中的一枚炸药。
感到自己被理解是人的基本需求。而为了使自己被理解,不要总是“以为”对方能够懂你,不如用最清晰的、最能够还原自身想法的方式去表达。我们始终相信,“直接”、“真实”、和“诚恳”这三件事情的组合是有魔力的:当你做错了的时候就说“对不起”,当你不知道的时候就说“不知道”,当你有需要的时候就说“我想要”(诶?)
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这样面对你们,不知道你们感受到了吗?✪ω✪
以上。
你和身边的人之间发生过哪些误会,最后又是怎么解决的呢~不如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们吧~
欢迎关注头条号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与心理分析、人际交往与恋爱技巧都在这里。
References: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185(4157), 1124-1131.
Human, L. J., & Biesanz, J. C. (2013). Targeting the good Targe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equences of being accurately perceive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7(3), 248-272.
Agthe, M., Spörrle, M., & Maner, J. K. (2011). Does being attractive always help?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attractiveness on social decision mak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0146167211410355.
参考文章:Emily Esfahani Smith,Mixed Signals: Why People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the Atl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