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糖浆剂后,应该喝点水!

文 / 护士网
2017-07-17 21:03

口服糖浆剂、口服混悬剂和口服滴剂,口感好,服用方便,深受患者尤其是儿童和家长的喜爱。经常看到有些文章的作者建议患者:“口服糖浆后,10分钟内不要喝水,以提高药物疗效”。这样做真的对吗?用药交待非儿戏,千万不要想当然!

口服糖浆剂后,应该喝点水!

“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后,10分钟内不要喝水”,简直是一个笑话。

氯雷他定,是一种长效的、外周性H1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亦适用于减轻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后,10分钟内不要喝水”,残留在口腔中的氯雷他定与鼻粘膜和皮肤有何相干?

口服氯雷他定后,大部分经肝脏代谢为活性产物-地氯雷他定,而发挥抗组胺作用。因此,残留在口腔中的氯雷他定越多,作用越缓慢,疗效也可能越差。

地氯雷他定的抗组胺作用,比氯雷他定更强,副作用比氯雷他定更低。因此,适用人群和用药剂量也不同。

氯雷他定糖浆:可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2~12岁,体重≤30 公斤,口服,每天一次,每次5 毫升(5mg);体重>30 公斤,口服,每天一次,每次10 毫升(10mg)。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可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国外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1~5岁儿童,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25mg;6~11岁儿童,口服,每日一次,每次2.5mg。

口服糖浆剂后,应该喝点水!

“口服糖浆剂”和“口服混悬剂”,有啥区别?

口服糖浆剂,系指含可溶性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液体中。口服混悬剂,系指含难溶性药物的液体制剂,药物以微粒的形式分散于液体中。

为了掩盖药物的苦味、咸味及臭味等,口服糖浆剂或混悬剂中,加有蔗糖或高果糖;为了提高稳定性和防止微生物污染,还加有乙醇、丙二醇、甘油、防腐剂、高分子助悬剂等。

例如:布洛芬口服滴剂,除含布洛芬外,辅料中还含有:蔗糖、甘油、山梨醇、黄原胶、聚山梨酯80、枸橼酸、香料、防腐剂(苯丙酸钠)、食用色素(胭脂红)等。

口服糖浆剂后,应该喝点水!

制成“口服糖浆剂”和“口服混悬剂”,不是为了发挥药物的局部治疗作用。

药物制成口服糖浆剂或口服混悬剂的主要目的:一是,加快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以迅速发挥药物的疗效;二是,易于分剂量,以便儿童和老年人服用更为准确的剂量。

某些药物,之所以制成口服糖浆剂或口服混悬剂,还是为了通过调整液体制剂中的药物浓度,减少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胃肠道刺激作用。如碘化物和溴化物。

通常来讲,口含片、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等,才是为了发挥药物的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而研制的特殊剂型。

“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后,应该喝点水。”

对乙酰氨基酚,无臭,味微苦,略溶于水(1:70)。因此,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百服咛)、对乙酰氨基酚糖浆(杭州赛诺菲)等,都是混悬剂。

在混悬剂中,对乙酰氨基酚以微粒的形式存在于粘稠的液体中,药物微粒的大小一般在0.5~10μm之间。为了减少残留在口腔中药物微粒的刺激,用药后应该喝点水。

不仅要注意药物含量差异,也要注意部分制剂辅料中含乙醇。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糖浆剂、口服混悬剂、口服滴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差异很大,用药时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泰诺林),每1毫升含1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糖浆(杭州赛诺菲),每1毫升含24毫克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相差5倍。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糖浆中含有乙醇,应避免与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塞克硝唑)合用。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糖浆(杭州赛诺菲,浙江迪耳药业,北京首儿药厂),辅料中均含有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