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被家长问口肌训练有没有循证实践?怎么回答???

文 / 柒柒时尚记
2022-01-19 13:15

作者 / 李朝阳

编辑 / 教研院

hello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前沿科普文章是McCauley等人2009的一篇文章,是对口肌训练的一个系统性综述研究,来正式回答这个问题,口肌训练对言语治疗等效果究竟如何。

怕大家根据题目误认为是有效的,所以首先放结论: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明或者否定使用口肌训练能够促进言语治疗效果。

这句话给我们的临床建议是:对于有语音障碍等儿童来说,在能够使用其他循证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时,不建议使用口肌训练。

那我们来看看文章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吧~

作为治疗师,好像口肌训练是一个习俗常见的术语,但是它真的有用吗?作者们首先就提出了三个问题:

1 口肌训练对言语的生理方面(声学、发音位置)的影响是什么?

2 口肌训练对于言语的整体产出的准确性方面的影响是什么?

3 口肌训练对于言语的产出(外界感知的整理清晰度)方面的影响又是什么?

带着这三个问题,作者们回顾了1960年到2007年的口肌训练和语音效果相关的文章,经过层层选拔后,从899篇文章选出了15篇研究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问题1:口肌训练对言语的生理方面(声学、发音位置)的影响是什么?

一共是5篇实验性文章提到了这一点。在这几篇文章中,第一篇是Beckman 等人(2003)对106例唐氏综合征宝宝进行了分组,实验组口肌训练,对照组正常小孩没治疗,但是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和效应量并没有被报告。第二篇Carlstedt等人(2001)对于20个唐宝宝进行分组,实验组物理治疗加口肌治疗,对照组只有物理治疗,通过对发目标音时是否圆唇进行记录,发现实验组确实比对照度有显著差异。第三篇和第二篇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故没有放进来。第四篇Christensen和Hanson(1981)对10个有严重舌前伸的6岁儿童进行治疗,实验组口肌训练加传统语音训练,结果发现实验组在发齿槽音时的发音位置正确率增加。而最后一篇Korbmacher等人(2004)年对45个口颜面有问题的儿童进行治疗,实验组口肌训练,对照组传统治疗,但是同样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和效应量并没有被报告。

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这几篇文章中,并没有看到能够证明口肌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发音时发音位置的准确性。但是有的确实能够提高部分的发音位置的准确性,比如齿槽音、带有圆唇性质的音,但是这些提高的显著性和效应量如何研究并没有报告。

现在来看问题2:口肌训练对于言语的整体产出的准确性方面的影响是什么?

一共是4篇实验性文章提到了这一点。第一篇是Baskervill 等人(1976)对5例有吞咽困难和语音障碍等儿童进行了口肌训练和传统语音治疗,通过发音评估后,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和效应量并没有被报告。第二篇Carlstedt等人(2003)对于20个唐宝宝进行分组,实验组物理治疗加口肌治疗,对照组只有物理治疗,治疗师记录辅音产生的正确率,但是没有报告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和效应量。第三篇Christensen和Hanson(1981)对10个有严重舌前伸的6岁儿童进行治疗,实验组口肌训练加传统语音训练,通过对z/s的错误个数的统计,发现实验组效应量在-0.44,对照组效应量-0.69,也就是说对照组反而效果更好。最后一篇Logemann等人(1997)的研究中对102例口部、口咽部癌症的人进行口肌训练,通过语音评估后,发现效应量在0.19,也就是说这个作用不是很大。

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这几篇文章中,也没有看到能够证明口肌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整体发音的准确性。两篇说明口肌训练对于学龄儿童言语产出的准确性没有显著作用,而另外两篇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口肌训练有效。

最后来看问题3: 口肌训练对于言语的产出(外界感知的整体清晰度)方面的影响又是什么?

作者们选出了2篇实验性文章来讨论这一点。第一篇是Carlstedt等人(2003)对于20个唐宝宝进行分组,实验组物理治疗加口肌治疗,对照组只有物理治疗,父母报告孩子说话的整体清晰度,结果显示实验组语音清晰度对于家人来说的效应量为-0.56,而对于陌生人来说,孩子语音清晰度的效应量为-0.02。大概意思就是家长们觉得有用,陌生人觉得孩子说话没变化。第二篇Logemann等人(1997)的研究中对102例口部、口咽部癌症的人进行口肌训练,通过对连续语流中整体清晰度百分比的判断,发现效应量在0.4。

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讨,作者得到了我们开头说的结论。到底口肌训练有没有用呢?实际当前的研究并没有一个严谨的实验证明它对语音治疗有效果,如果要使用这个方法,那口肌训练对哪些类型的语音障碍有效?对哪些类型的没效?这也是一个暂时还没有研究结果的问题。如果治疗师非要使用这个方法给患者做治疗,作者们建议治疗师通知家长这个方面只是探索性的。个人建议,如果在能够使用其他经过循证实践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时,不建议使用口肌训练。

参考文献:

McCauley RJ,Strand E, Lof GL, Schooling T, Frymark T. Evidence-based systematic review:effects of nonspeech oral motor exercises on speech. Am J Speech Lang Pathol.2009 Nov;18(4):343-60. doi: 10.1044/1058-0360(2009/09-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