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龄齿一生只长一次,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龋坏!

文 / 阿媄妈妈说育儿
2021-12-17 00:14

发现很多爸爸妈妈特别不在乎孩子的乳牙,觉得蛀掉也没关系,反正早晚会换牙的。

但你知道吗?并不是每颗牙齿都会经历换牙,有的牙齿在萌出之前,是没有任何乳牙脱落的,它就是“六龄齿”。

一般到 6 岁左右,孩子就会进入换牙期,六龄齿是萌出最早的恒牙,坏了不会再重新长出来,需要我们好好保护起来。

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下这颗重要的牙齿。

六龄齿在医学上叫“第一恒磨牙”,很多人习惯叫它“六龄齿”,是因为它一般在孩子 6 岁时萌出。

我们都知道,孩子乳牙长全后,上下左右各 5 颗,而这六龄齿,就躲在第 5 颗乳牙后面,上下左右各 1 颗。

六龄齿是孩子吃东西最重要的牙齿。

它的牙根粗壮,牢牢地固定在牙槽骨中,能承担很大的咬合力。而且咬合面宽大,咀嚼能力是所有牙齿中最强的。

不仅如此,六龄齿还会影响牙齿排列和面部发育。

因为它正好位于整个牙列的中部,就像房子的四根大柱子,支撑起了整个牙列。其他恒牙萌出时,都是靠着它依次排列的。

所以你看,六龄齿是多么重要啊!

但偏偏六龄齿又很容易蛀牙,有的才萌出一小半,就已经蛀了。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显示,12 岁孩子的下颌六龄齿龋齿率是 21% 左右,也就是说,每 5 个孩子中,就有 1 个六龄齿会出现龋坏。

而且这个调查是 2015 年~2017 年做的,距今已经好多年了,现在孩子的六龄齿龋齿率可能更高,每个地区的发生率可能不一样。

因为六龄齿的咬合面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裂隙,也就是“窝沟”,形状不规则。

有的像一个钝角,有的是狭长的裂隙形状,还有的在牙齿深处又会分成几条小沟。

这些窝沟肉眼看着开口很小,却可能深达牙齿内部,即便是用牙刷,也很难彻底清洁。

久而久之,细菌就会利用聚集在窝沟里的食物残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不断腐蚀六龄齿。

要是孩子还没有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那真是雪上加霜,更容易导致龋齿了。

六龄齿蛀掉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只会越蛀越深,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首先,会影响营养摄入。

当六龄齿龋坏严重时,像肉类,芹菜、韭菜等不容易嚼碎的粗纤维蔬菜,孩子没嚼两下就会吞下去,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有的孩子甚至会不愿吃这些食物,导致偏食或挑食。

其次,会影响面部发育。

如果孩子的六龄齿蛀了,就只能用另一侧咀嚼,时间一长,容易导致面部不对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小脸”,这挺影响颜值的。

最后,会影响牙齿的排列和咬合。

六龄齿作为最先萌出的恒牙,对之后长出来的恒牙起着导向作用。如果六龄齿蛀到需要拔除,那它旁边的牙齿就失去了依靠,可能会长得东倒西歪。

因此,我们要把孩子的六龄齿好好保护起来。

目前比较有效的预防蛀牙方法,就是等孩子 6~8 岁六龄齿完全长出来后,去做窝沟封闭。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健委都推荐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用树脂材料把牙齿的缝隙都封闭起来,这样食物和细菌就不能进入窝沟内了,而且刷牙也会变得更简单,降低了六龄齿蛀牙的可能性。

除了做窝沟封闭,平时也要做好牙齿护理:

孩子吃完东西后及时让他漱口,早晚按时用含氟牙膏刷牙,尤其是六龄齿的咬合面、内外面、邻面,都需要彻底清洁,6 岁前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忙刷一遍;

饮食方面,少给孩子吃又甜又粘的食物,比如软糖、面包、饼干,多吃芹菜、玉米、苹果等低糖的粗纤维食物,丰富的粗纤维会摩擦牙齿表面,有助于清洁牙齿;

另外,每 3~6 个月定期带孩子拜访牙医也很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六龄齿的异常。

最后,再来一个简单的随堂小测试:

六龄齿是恒牙还是乳牙?它什么时候萌出,长在哪个位置?如何预防它蛀牙?

你可以把答案发在留言区,如果你都能答对,那么恭喜,说明你对孩子的六龄齿已经非常重视了,那么就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好好把它给保护起来吧。

记得把文章分享给家人和朋友,看看他们对孩子六龄齿的了解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