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家长和孩子应该怎么做

文 / 新渭南
2021-10-16 00:08

(记者:郑茜茜)近几年,青少年朋友心理问题增多,主要集中在学习压力、人际交往方面,以及其他原因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和不良行为。那么,当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和青少年本人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邀请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赵渭婷为大家科普相关知识。

在此我建议家长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让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要懂得尊重、理解和欣赏孩子,也要接纳他的不完美和缺点;我们在家里面一定要树立一个值得他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创造和营造一个有利于他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榜样效应去引导他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思维方式或行为习惯,教会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在人格健全的基础上再去发展他的学习,这样他就等于在肥沃的土壤里扎下了根,他们也就有了健康成长的基础。

青少年朋友如果发现自己经常的高兴不起来,内心悲观失望,没什么精神,也不想和别人交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以前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是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做好的事情,现在根本就不想做了,通过努力也基本无法完成,或者说是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想故意的破坏一些规章制度,出现这些情况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是我们大脑和身体发出的在心理方面需要调试和帮助的一个重要信号。

在此建议大家一定在平时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兴趣爱好,这样就不容易让自己在一个封闭的状态里,坚持做一些有氧运动,让身体的负能量通过出汗的方式排解出去。遇到问题时我们也可以试着向家人、同学和老师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和变化,学习他们是当时是怎么看待、怎么处理和调整过来的;或许我们对当下的问题换一种看法、换一种思维方式、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行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你认为你所面临的烦恼牵扯到你的隐私,不想对身边的人讲,或者是他们的建议也没什么用,也可以选择到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去寻求帮助,我们学校里现在也都有心理咨询老师,也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或者拨打我们的心理援助热线0913 2099958进行电话求助,不要对心理健康抱有偏见,让本来只是一些小的烦恼变成阻碍自己学习进步和健康快乐生活的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