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护士」王琼:一份平凡的坚守 一束患儿心中的光

文 / 中华大地
2021-09-25 09:08

一身洁白的大褂,将爱心播洒;

一顶无华的燕帽,将真情传递;

一句贴心的关怀,将温暖释放;

一份细心的呵护,将病痛赶跑……

她就是默默坚守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护理岗位上的80后女孩王琼,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投入儿科的护理工作中,用平凡的人生诠释了一名护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王琼,2011年7月毕业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毕业后工作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零二医院,2015年转入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她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各项护理本职工作,曾于吉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习新生儿先进技术。被医院评为优秀青年、五星级护士、患者最满意护士等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通辽市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多次受到上级单位的表彰,深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和爱戴。

术业有专攻 做合格的白衣天使

转眼间她在护理岗位工作近10年,王琼说:“戴上护士帽,戴上口罩,穿上洁白的护士服,我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这些年随着医疗护理的发展,让她对“护士”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个值得敬佩的职业,随着护理模式的优化,开始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服务,让患者满意。在工作的十年余,细心是她的使命,认真是她的职责,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到以精湛的技术、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小生命,儿科的工作量逐渐增加,任务重、对护士技术要求高。在王琼刚转到儿科的一个夜班,急诊科打电话通知有个6个月的宝宝因抽搐、腹泻马上到儿科就诊,要求立即做好接诊准备。正值王琼夜班,患儿到科室之后,她第一时间对患儿进行了处置,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最重要的是建立静脉通路,对于在儿科工作时间不久的她来说,6个月的宝宝还伴有脱水症状对她是一个考验,第一针失败了,此时的她对自己深深地自责,更对患儿及家属感到愧疚,家属在旁边看着哭得满脸通红的患儿说:“你是不是新来的护士,会不会扎针,扎不上别逞强,去把你们领导喊来。”她和值班医生一边向家属解释患儿由于脱水血管状态不好,一边仔细找充盈一点的血管,只见她沉着冷静,动作娴熟,嘱咐家属做好配合工作,第二针终于穿刺成功。家属连连点头表示感谢,也因刚才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连声道歉,王琼只是微微笑了笑说:“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没关系的,希望宝宝早日康复!”患儿病情平稳后,王琼为患儿家属做了详细的健康宣教。从那以后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业务水平及穿刺技术提高。

接下来的工作中,她和儿科的护理姐妹经常在一起研究穿刺方法,怎样才能减轻疼痛,怎样才能一针见血,通过大量的实践,她得到了一些穿刺的经验。直到现在,王琼一针穿刺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9.5%,赢得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和认可。

2016年8月,王琼代表区医院儿科组参加了通辽市“职工职业技能比赛”。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她犹豫了,因为在儿科工作时间较短,加上工作经验及儿科理论相关知识欠缺,但不服输的信念让她坚决参加了比赛。她心想此次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是整个医院,于是下定决心,扎实功底,厚厚的儿科护理学书随身携带,小儿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等专业书籍有空就翻看,做笔记,那些天王琼每天过着早出晚归两点一线的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以全市总成绩第二名,儿科组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全市操作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这些年,她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从未停止对自己的提升,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懈努力,在业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王琼正在护理早产患儿

心怀感恩以患者为中心

作为一名主管护师,她认真履行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做好下级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言传身教,以爱心、耐心、关心、责任心为职业准则,把爱心奉献送给患儿。她和大多数护士一样,也是一位好妻子、一位好母亲……工作期间,无论早班还是晚班,24小时随叫随到。

正值冬天的一个晚上,白班下班到家刚吃完饭,因有双胞胎新生儿早产,一起住院治疗,突然接到护士长电话需要加班,一旁的2岁女儿听见她要去加班,哭着说“妈妈,你怎么老是上班啊,晚上又不能陪我了,我好想让妈妈多陪陪我。”王琼看着女儿充满期待的眼神,满脸的委屈和泪水,狠心把女儿塞到奶奶手里,告诉她“因为妈妈是护士,现在有生病的宝宝需要我去护理。”王琼强忍内心的愧疚,匆匆向医院赶去。她虽然减少了陪孩子及家人的时间,但用爱的丝线缝合了患者身心的创伤,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患者。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尤其是作为一名儿科护士,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工作中,她把每一位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通过一次次的晨间护理,了解患儿的睡眠、进食情况;耐心指导患儿家属如何有效地帮助患儿做好排痰;对危重患儿,帮助翻身,了解皮肤状况;打针、发药、铺床、输液,她在呵护着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劳累中把握生命的律动,在家属的期待和焦虑中守护着一个个患病的宝宝。每当面对患儿及家属的感激和称赞,王琼都会当成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有一次科室收治一个10个月的女孩,名字叫小花,患有嗜血综合征、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重症肺炎,因无力咳痰、进食困难,频繁发生低血糖及痰堵、抽搐、呼吸、心脏骤停,在患儿住院的一个多月里,王琼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奔跑”到床头给小花进行吸痰、心肺复苏,每一次将小花从死神手中拽回的时候,王琼的心里都无比地激动与自豪。当看见小花妈妈渴望、祈求、感激的眼神时,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但由于患儿病情危重,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儿科全体医护人员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送走了小花。患者家属对她们的医疗护理工作给予了肯定,临走流着眼泪说了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脸带微笑,以温暖的双手和一颗圣洁善良的心,用敬业、无私,诠释平凡而崇高的职业。

疫情期间王琼为患者静脉采血

拳拳爱国情 疫情一线勇担当

由于远嫁,每4年有一次探亲假,2020年1月,正在山西老家休假的王琼,突然接到一个武汉姐姐的电话,让正沉浸在新年氛围的她震惊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国上下都不知所措。她心急如焚,告诉妈妈她想去武汉,“去吧,我支持你,如果可以,我陪你一起,去当志愿者。”王琼妈妈说道。有了妈妈的理解和鼓励,王琼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作为医护人员,要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王琼临时改签大年初二的机票回到单位,匆匆忙忙的结束假期,临走时看到父母湿润的眼眶和年迈的背影,王琼知道这些年亏欠父母的太多了……

回到工作岗位后,王琼立刻报名在医院发热门诊工作,投入到疫情防控保卫战中,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她不得不把女儿托付给婆婆,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作为母亲她对女儿怀有深深的愧疚,但作为一名白衣战士,她知道自己肩上的使命。王琼看着人来人往的诊室,看到人们恐慌的表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那个新冠病毒肺炎吗?”她尽自己最大努力开导患者,不断学习发热患者的接诊、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新冠疫情的最新知识、疑似及确诊患者的隔离措施等知识,为患者做好各项服务。同时在医院召集驰援武汉志愿者时,她毫不犹豫选择报名并在第一时间被选为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她说:“我已经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王琼很喜欢南丁格尔的一句名言:护士要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正是这句话,道尽了这一路的艰辛与坚持。岁月无声流过,王琼依然在儿科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她说:“我会继续扎根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不为别的,只为热爱。”这就是一名儿科护士的情怀。(内蒙古医院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