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有此异常,可能是脾虚信号,两周内没改善,或致发育不良

文 / 妈咪成长语录
2021-09-23 09:11

执笔:邵菲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脾虚积食是孩子身上常见的问题,通常如果情况不太严重,通过适当调理就可缓解,而一旦发展到严重情况,可能会影响孩子发育,但让不少父母头疼的是,如何才能辨别小儿脾虚的早期信号,将这些危害扼杀在摇篮中呢?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数据显示,我国0-12岁阶段的儿童中,有接近70%的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问题。

专家表示,宝宝脾胃不调前期没有较为明显的特征,且极容易与其它问题弄混淆,所以常被父母忽视。

但是这并非小问题,严重时可能会降低免疫力,导致宝宝体质变差,甚至可能会抑制身高发育。

1、经常翻身踢被子

通常,在宝宝身体舒适的情况下,他们大多会保持自己喜欢的睡姿持续到天亮,但如果发现宝宝睡觉总是不踏实,经常出现翻身、踢被子的情况,或者是时常抱着肚子趴着睡,那么可能是脾胃不调导致的。

当宝宝脾胃虚弱时,肠胃消化动力不足,易导致食物无法被及时吸收,从而堆积在肠胃中,从而引发脾虚积食,就会导致宝宝在睡觉时出现上述异常情况。

此时,父母应当及时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易消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在睡前2小时最好不要让孩子进食,减轻肠胃负担,缓解脾胃压力。

2、夜间盗汗

通常,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宝宝睡觉时出现都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在温度适中,且宝宝后脑勺和手部体温不高时,宝宝在夜间睡觉时仍然时常出汗,那么可能是盗汗了,这同样也是脾胃虚弱的信号。

此时,父母要及时给孩子擦干汗渍,换上干净的衣服,避免着凉,日常也需同步调整饮食,调理好脾胃。

3、磨牙梦呓

不少宝爸宝妈反应,自家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一点都不规矩,总是出现磨牙、说梦话,甚至是流口水、吞咽的情况,让他们担心不已,孩子是不是生病了,但其实,这些都可能是脾胃不调在作怪。

当宝宝脾胃不和时,易降低夜间睡眠质量,从而易导致磨牙梦呓的情况发生。

此外,脾虚积食易引发脾胃湿热,加之肠胃消化食物需蠕动,所以唾液分泌量会大量增加,进而就导致睡眠时出现了流口水、吞咽等现象了。

4、眼睛半闭合

也就是传统中医所说的“睡卧露睛”了,而这种情况其实也是脾胃失调多引发的。

当孩子脾胃虚弱时,眼睛皮质层肌肉会受到一定的损伤,从而导致“控制失调”,进而眼睛易在睡觉时无法完全闭合,呈现半闭合状态。

儿科专家表示,如果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说明脾虚已经很严重了,如果父母在两周内未干预,可能会引发发育不良。

1、饮食要规律

俗话说“想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所以父母日常需要严禁孩子暴饮暴食,也需谨防过度饥饿,需协助他们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按时定量吃饭,让肠胃处于良好、规律的运作状态,吃出好肠胃。

2、食物易消化

建议日常饮食荤素配比为1:2为佳,此外还需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素菜和水果,提升肠动力,养出好脾胃。

3、饮食要温和

宝宝脾胃发育尚不健全,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此时最好不要让孩子大量食用辛辣、寒凉的食物,易刺激肠胃,引发脾虚。

此外,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也少给孩子吃,不易消化,易引发积食脾虚。

因此,日常饮食应当给孩子多吃一些温和的食物,像鸡肉、牛肉、鸡蛋、牛奶和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