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便秘患者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治疗

文 / 神晓聊养生
2021-08-22 00:12

导语:婴儿便秘是指1岁以下儿童出现大便功能异常的情况,主要发病原因可与全身或肠道疾病、遗传、饮食、胃肠道结构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干结、排便困难等,经药物治疗、手术等治疗后,预后良好。

01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其患病的病因需要多做了解

(一)病因概述

婴儿的有机便秘有特定的病因,通常是由于系统或肠道疾病。婴儿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它可能与遗传、饮食、胃肠结构和功能、精神和代谢因素有关。

(二)基本病因

1、有机便秘

由全身或肠道疾病引起的便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脊髓栓系、尿崩症、先天性巨结肠、肠梗阻、肠道狭窄、肺结核、克罗恩病、肛裂等。

2、功能性便秘

(1)遗传因素:如果孩子有家族史,便秘更容易发生。

(2)饮食因素:饮食不足会导致便秘。

(三)风险因素

当补充食物开始加入到婴儿的饮食中时,便秘就会发生。

02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一)症状概述

婴儿便秘的典型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枯和难以消除。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痔疮、肛裂和直肠脱垂。有些病人可能伴有哭泣、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典型症状

1、减少排便次数

通常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喂奶后平均有13个小时的肠蠕动,而那些每天平均喂牛奶或奶粉2至4次,每天吃15小时、1至2次。在加入各种补充食物后,平均每天排便量为1。当婴儿便秘时,排便次数减少。

2、粪便是很硬的

母乳喂养的婴儿的粪便大多是膏状的,含有少量颗粒。一种是稀大便,婴儿粪便喂养牛奶或奶粉是更干和更厚,有时混合白色凝块。当婴儿便秘,粪便又稠又干又硬。

3、排便困难度

粪便硬化、肠蠕动等因素导致肠内形成粪便块,呼气时可擦伤肠黏膜引起出血,粪便表面粘连到少量血液中,婴儿因大便而疼痛和哭闹。此外,肿块不断扩张直肠,肠液从肿块周围流出,在婴儿的尿布上形成粪便状液体。

(三)伴随症状

1、可伴有哭闹、食欲不振、早期充血等症状。

2、可伴有头晕、乏力、口臭、口腔溃疡等症状。

(四)并发症

婴儿便秘可并发肛裂、痔疮、直肠脱垂、营养不良等。

03患上疾病的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检查治疗,值得我们注意

(一)预期检查

当患者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状出现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将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检,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选择让患者实施粪便隐血常规、粪便潜血检测、血清激素检查、腹部X线、钡灌肠检查,排便造影、肛管直肠压等。明确诊断,寻找病因。

(二)医学检查

1、腹部触诊

主要检查病人是否有腹腔肿块和压痛

2、便常规

直肠癌指诊是治疗肛肠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也可得知直肠内还有其他病变,如直肠癌、直肠息肉、肛门乳头肥大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血常规可以检查病人体内是否有炎症感染,有利于弄清病因。

能了解消化系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早期检测胃肠炎、肝病,也可作为胃肠道癌症的诊断筛选。

3、隐性血液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对检测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些患者可能不知道粪便中是否有血液,因为病变部位出血较少,粪便检查可以清楚地知道是否存在便血。

4、血清荷尔蒙筛选

它可以帮助确定便秘是否由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通过测量荷尔蒙水平,如甲状腺激素。

(四)成像检查

1、腹部X光检查

腹部x光可以用来观察肠道的分布,并确定是否有婴儿粪便保留的历史。

2、钡灌肠法

可以帮助查清病人是否有肠道病变,如果钡餐灌肠发现可疑病变应复查结肠镜和活检。

(五)其他检查

1、肠胃道感染测试

常用的X线征象,用早餐加标准餐吞咽20分钟,隔一段时间吃一片平坦的腹膜后,算出症状的排除率。正常情况下,在72小时内,大多数标记物都会被排出体外,例如大部分标记物在结肠中,这表明结肠传播减慢,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肠蠕动受阻。

2、肛门直肠压力和感觉功能

可以发现,骨盆底肌肉、耻骨直肌、肛门括约肌等均无协调收缩,直肠压力不够增加,是否正常扩张才能产生便利。

3、排便的对比

通过X线动态观察肛门直肠运动过程中的变化。直肠套叠,直肠黏膜脱垂,阴道直肠前突可以排除,了解肛门直肠角,骨盆底肌肉运动。近年来,磁共振大便显像已发现能够更好地了解直肠肛管及其周围器官的解剖结构。

4、肌电图描记法

它分为直肌肌电图,这是更准确和较少的影响臀部肌肉收缩。

04患病的患者,除了需要及时的治疗,良好的护理也很重要

(一)用药护理

病人服药时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注意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二)疾病监测

家庭成员应记录每天排便次数,密切观察排尿的颜色和特点,以了解其治疗效果。

(三)特殊护理

1、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以刺激排便。

2、可以通过训练来帮助婴儿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如清晨或饭后接受这方面的训练。

(四)饮食管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在控制疾病、保持疗效、促进疾病康复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

结语:婴幼儿便秘患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伴有肛裂、痔疮、直肠脱垂、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在日常生活中,便秘儿童的家人应听从医生的建议,给病人服药,同时监测病人的肠道运动。也可以通过排便训练和腹部安排改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