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排尿痛…夏日汗多水少 小儿急诊常见泌尿道发炎

文 / 涵易聊育儿
2021-06-15 00:10

夏天原本就是容易流汗的季节,对泌尿道发展尚未完全的幼儿来说,泌尿道感染机会也会增加。泌尿科医师提醒,除了多喝水外,也要注意包皮清洁尽量减少尿液残留,才能降低泌尿道感染风险。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关注

医师提醒,私密处清洁应尽量减少尿液残留,才能降低泌尿道感染风险。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文:张向晴

2岁的小文有点吃不太下东西,尿尿时感觉有点不舒服,妈妈觉得不放心赶紧带他到急诊就医,结果发现体温有点偏高。医师请他留尿液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尿道有点发炎。还好经过进一步检查只是单纯的尿道口炎,医师开立抗生素后就可以回家休息。

林口长庚儿急诊科主治医师吴昌腾说,小儿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急诊状况之一;年纪小于2岁的小朋友症状比较不典型,超过2岁后排尿疼痛、发烧、尿液味道改变的症状会比较明显。

吴昌腾指出,一般没有明显呼吸道感染症状却有发烧的小朋友,急诊医师多半都会留尿液进行检查。因为小朋友一旦在尿液中发现细菌,代表泌尿道可能会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未来肾脏功能。

书田诊所泌尿科医师杜元博说,小朋友膀胱排空功能力量不比大人,要到7、8岁才会比较稳定,所以很难将尿液排得很干净;加上输尿管长度只有成人的一半,距离肾脏很近,一不注意细菌就容易顺着尿道逆行到膀胱、肾脏形成感染。

杜元博指出,幼儿在两岁前若是哺育母乳,可以从母体得到免疫力,但是2岁过后抗体就会逐渐消失。特别是小男生到4岁之前,都还有三成左右保持着包茎状态,如果不注意清洁更容易造成感染。

“尿液其实也一种刺激物。”杜元博解释,小朋友排尿功能尚未完全,很容易将尿液残留在包皮上,如果没有注意清洁,有许多包皮垢产生,这时候包皮垢就会变成细菌的培养皿,增生大量细菌。

杜元博还说,包皮炎是幼儿泌尿道最常见的泌尿道感染,一般会造成包皮红肿、小便疼痛。幸好小朋友的尿液属于偏酸性,细菌比较不容易存活,导致上泌尿道感染的机会比较低。

不过杜元博提醒,一旦尿液检查出有感染,代表有一定比例膀胱肾脏可能有先天性问题,必须要进行全面检查。“因为肾脏组织中有类似血脑屏障的细胞组织,可以阻挡细菌病毒进入到泌尿道,一旦先天构造上有问题,这些病菌恐将进入泌尿道造成感染。”

常见先天性泌尿道异常包括:膀胱输尿管逆流、输尿管肾盂交接处狭窄、输尿管囊肿、后尿道瓣膜闭锁不全等。杜元博提醒,膀胱输尿管逆流有相当比例会造成肾脏实质伤害。所以一旦检查确认有相关感染,建议一定要定期进行肾脏超音波追踪检查,确保肾脏健康状况。

吴昌腾则说,泌尿道感染有时未必是马上有严重症状,如解尿疼痛、发烧等等。平时家长应尽量鼓励孩子解尿要尿干净,再将尿道口余尿擦干。要注意长期尿道发炎也可能导致急性肾炎、肾盂肾炎或肾脏结疤等。

营养师李婉萍则建议,夏天一定要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尽量以白开水为主。给水的原则是,在6到8个月时,用奶瓶盖子的奶嘴装满水,就是宝宝一餐的水量;但8到10个月以后,不包含稀饭、牛奶等汤汤水水多的食物,小朋友一天的饮水量可用每公斤体重30 c.c.来计算,假设孩子体重8公斤,一天大约要喝240 c.c.的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