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随手拍落娃脸上的小飞虫,差点让3岁女儿毁容!看完后怕
春末夏初,全国各地渐渐升温,各类小飞虫都开始活跃起来。
小虫子平时我们见过不少,嘤嘤嗡嗡地绕在我们周围的时候,大家习惯性就是用手挥一挥赶走,或者落在皮肤上了,就随手拍掉。
可最近一则新闻却看得让人心惊:
杭州一位妈妈随手拍掉了3岁女儿脸上的一只小飞虫,竟然差点让孩子毁容!(新闻来源:杭州日报、人民网)
原来,几天前的晚上,杭州的周女士在给女儿晨晨(化名)洗脸时,发现一只小飞虫突然停在了晨晨的脸上,她下意识用手轻轻一撸,将虫子拍落掉地。当时,这个小细节并未引起周女士的注意。
晚上准备睡觉时,晨晨开始哭闹,手不停地在脸上摸来摸去。周女士一看,孩子脸上出现了一条长约5厘米的条状红印。当时,周女士给孩子涂了一点芦荟膏,就没管了。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孩子脸上的红印越发明显,周围的皮肤、包括眼睛周围都肿了起来。不仅如此,表皮上痕迹斑斑,凹凸不平,还布满了小脓包,猛地一看,就像被硫酸毁容了一般,触目惊心!
这下,可把周女士吓坏了,赶紧带着孩子去了医院。
经医生诊断,晨晨脸上看着十分吓人的红痕,是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引起的急性皮炎。
周女士这才想起来那晚洗脸时,拍落的那只小虫子,很可能就是隐翅虫!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隐翅虫是什么鬼?
它的毒液从哪里来的呢?
为什么轻轻一拍就能让皮肤溃烂?
其实,隐翅虫分布范围很广,几乎遍布世界,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如上图所示的,这种身体长约3厘米左右,红黑相间(橙黑相间),身形纤长的小虫子,就是隐翅虫。
它喜欢潮湿的环境,常在夏季出没,有很强的趋光性,一到晚上就会朝光亮的地方飞。
但是,有一点却不能“误会”它。
隐翅虫,其实是不咬人的,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那么,前面新闻中的女孩晨晨是怎么接触到隐翅虫的毒液的呢?
原因就是周女士的一个动作:拍打。
隐翅虫的毒素存在于它的体液中,并不会直接分泌出来。
但是,如果隐翅虫的虫体被人拍打、压碎或者揉搓,就会使其体液中的毒素溢出,沾染到皮肤和手上。如果手再去抚摸、抓挠周围的皮肤时,就会导致更大面积的皮肤受损。
这种由隐翅虫毒液引起的急性皮炎,症状轻一点的,就像新闻中的晨晨一样,皮肤出现条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皮肤糜烂或浅层皮肤坏死。
当然,隐翅虫的种类也分很多种,有些无毒,有些有毒。
一般来说,那种看起来十分艳丽,色彩分明的小虫子,它们大概率是有毒的。
隐翅虫既然广泛存在,那如果我们遇到它了,该如何做呢?
一定要记住,对付隐翅虫,最正确的做法就是:不!要!拍!打!
我们可以轻轻地吹走,或者找个东西赶走它。
如果不幸中招,需要在第一时间,用肥皂水清洗皮肤,或者使用炉甘石洗剂清洗,同时涂抹消炎药膏。
倘若情况严重,就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千万别耽误时间。救治得当,一般都愈后良好。
其实,每年一到这种又潮湿又闷热的季节,各种小飞虫就会成群结队地赶来。
去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小孩也增加了许多,其中有不少都是被蚊虫叮咬所致。
今天我们一起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蚊虫,和被它们叮咬后的处理办法。
① 蚊子
相信每个人都被蚊子叮咬过。
对于皮肤敏感的孩子来说,被蚊子咬一口可能又痒又痛,发炎的皮肤几天都好不了。
如果仅仅只是皮肤发炎,我们给孩子涂一些药膏,就能够很快地起到止痒消炎的作用。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但蚊子的杀伤力远不止于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
由蚊子担当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占所有病媒传染病之首,每年至少造成100万人死亡!
其中包括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等。
而通过蚊媒传播的疟疾,会让世界范围内,每30秒就有一名孩童死亡。
蚊子虽不起眼,但不得不防。
蚊子的主要活动时间:早上6:00——8:00;傍晚18:00——20:00。
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尽可能保证孩子的手臂、腿脚等裸露在外的皮肤能够有衣物遮挡;还可以给孩子身上喷洒一点清凉油、风油精等驱蚊产品;平时要注意使用纱窗、纱门等防止蚊子进入室内;晚上睡觉时最好使用蚊帐来进行防蚊。
②蜜蜂
人们被蜜蜂蛰咬的新闻并不鲜见。
网上随便一搜索,就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发生。
与被蚊子叮咬不同,被蜜蜂蛰咬过的皮肤会有非常明显的刺痛感,同时还会伴有局部皮肤瘙痒、红肿、发热等炎症反应。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恶心、昏厥等全身症状。
和隐翅虫一样,蜜蜂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
但如果你招惹到了蜜蜂或者蜜蜂判定你有威胁,它们就会发起攻击。
一旦蜜蜂来袭,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应立即捂住身体裸露的部位,迅速逃跑,远离蜂群。
如果不幸被蛰,应及时将蜂刺取出。
方法为:用尖针或镊子挑出蜂刺,然后将伤口四周皮肤捏起,挤出蜂毒;接着用肥皂水、小苏打等碱性溶液清洗伤口,局部再涂抹一些解毒药膏等;如果伤口出现肿胀,可以用毛巾裹着冰块冷敷,减轻疼痛感;一旦发现局部或全身皮肤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以上操作为应急措施,如果家长没把握取出蜂刺,也需尽快就医。
③螨虫
螨虫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却无处不在。
他们一般身长0.33-0.5mm,喜欢温暖潮湿地方,一般藏匿在家中的地毯、棉被、床垫、枕头、凉席、沙发等地方。
螨虫的繁殖速度极快,3个月不晒被子、不清理,它们就会以几何倍数的速度增长。
据统计,几乎100%的家庭床铺上都生长有螨虫,平均每张床上的被褥里,至少有1500万只螨虫!
螨虫虽小,但是被它叮咬后,皮肤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红色斑疹或者丘疹出现,在抓挠后常常会因为继发感染而出现脓疱等。
这个时候,我们在皮肤表面涂一些消炎解毒的制剂,如果有继发感染,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对付螨虫,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多需要做到的是预防。
比如卧室被褥和衣物、毛巾等要勤换、勤洗、勤晒;经常对家中的地毯、沙发等进行深度清洁和除尘;开窗、通风将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就能有效的控制螨虫的快速滋生;还有家中的宠物,也尽量少让孩子亲密接触。
④蜱虫
近些年来,关于蜱虫伤人的新闻总能引发很多网友的关注。
为什么呢?
因为,蜱虫的“杀伤力”太强。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曾报道过一起“一家三人被虫咬伤,两人不治身亡”的新闻,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咬伤人的虫子就是蜱虫!
新闻中说到,江苏宋先生的岳母和小舅,先后被蜱虫咬伤,因为处理不当,造成了多器官衰竭,最终不治身亡。而宋先生本人在为家人办理丧事的时候,也被蜱虫叮咬,出现高烧、神志不清的情况,幸好及时就医,才救了自己一命。
蜱虫咬人和其他小飞虫咬人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会钻进皮肤里吸血!
并且,蜱虫本身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它们在吸血的同时,可能将这些毒素分泌到人体内,如果不及时将虫体取出,轻者会引发皮肤疾病,重者则会危及生命!
每年的4-10月份,是蜱虫的活跃期,它们最常出现在草丛、灌木丛等植被茂密的地方。
而喜欢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们,则更容易成为蜱虫的目标。
另外,我们观察蜱虫的嘴会发现上面长着一些像“倒刺”的东西,这就会导致人被叮咬后,难以直接取下。如果强行拔出,会将蜱虫的头部残留于体内,引起发炎。
正确的处理办法是: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夹紧蜱虫头部,保持垂直地向外拉。记住,千万不要左右摇晃,避免蜱虫钻得更深。
如果能够顺利拔出蜱虫,受伤的皮肤一定要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涂抹碘伏消毒;
如果未能将蜱虫拔出,或者拔出后皮肤里仍有残留,应立即就医。
⑤红火蚁
蚂蚁很常见,但红火蚁不同于普通的蚂蚁。
因为,它有毒。
或许红火蚁不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蚂蚁,但它却是分布最广、也最让人头疼的毒蚂蚁。
红火蚁是入侵物种,原产南美。
截至2021年3月,据农业农村部门监测,红火蚁已传播至中国12个省(区、市)435个县(市、区),在城市公园绿地、农田、林地及其他公共地带都能见到。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红火蚁的上颚可以咬人,尾部一根毒针可以蜇人,被叮咬后会让人感到像火焰灼烧一样的疼痛。皮肤表面又红又肿,又痒又疼,泛起大片水泡,过敏体质的人可能还会因此引起休克。
2020年7月,广东省江门市儿童小磊,在田间玩耍时,不小心踩破了一个红色的小土堆(红火蚁蚁穴),瞬间一群红色的小蚂蚁倾巢而出,顺着小磊的脚背,爬上去咬了起来。
当晚,小磊出现了全身瘙痒,幸亏家人紧急送医,小磊住院两天恢复了健康。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红火蚁呢?
首先,在红火蚁的多发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海南、四川、云南、浙江、湖北等),千万提醒孩子不要赤脚走路、玩耍。
如果不慎被红火蚁咬到,应及时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冲洗皮肤,若症状较为严重,出现过敏现象,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院观察并处理。
⑥蜈蚣
蜈蚣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脚特别多,爬行的速度也很快。
因此,它还有个别名叫做“百足虫”。
蜈蚣的脚呈钩状,十分锐利,钩端有毒腺口,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注入被咬者的皮下组织中,从而导致人中毒。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初夏至初秋是蜈蚣最活跃的时候。
蜈蚣最常在夏季的雨后外出觅食,并出窝爬行,感到温度高、光线强烈时就躲在光线较暗、阴凉的地方。
与前面几种飞虫相比,蜈蚣体型算是较大的,也比较容易发现。
但即便如此,蜈蚣咬伤人也很常见。
与前面几种咬伤后动辄致命的小飞虫不同的是,蜈蚣咬人虽然会非常疼,但大多不会致命。
被蜈蚣咬过的伤口是一对比较明显的小孔,局部皮肤表现为剧烈疼痛、瘙痒,全身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抽搐及昏迷等。如果被体型较大的蜈蚣咬伤,可能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所以,被蜈蚣咬伤后,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立即就医。
如果无法立即就医,可以使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然后包扎,千万不要用碘酒或消毒水涂抹在伤口上。
以上为我们为大家总结的7种夏季常见蚊虫的防护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再提醒一下家长们:
小孩子皮肤娇嫩,本就容易招惹蚊虫叮咬,再加上儿童自身免疫力较低,被蚊虫叮咬后,病毒和细菌更容易侵入皮肤,出现炎症或者感染。
所以,夏季来临之际,家长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早点做好防蚊虫的工作;如果孩子被咬伤,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清洁伤口,实时观察孩子的状态,一旦出现发烧、头晕、过敏等全身反应时,就要及时就医。
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