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李波:有必要给孩子检查微量元素吗?微量元素应该怎么补

文 / 小儿推拿李波
2021-03-15 18:15

小儿推拿李波:有必要给孩子检查微量元素吗?微量元素应该怎么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李波!!!

孩子真的需要测微量元素吗?宝宝出牙迟是不是缺钙?宝宝不爱吃饭这是缺锌吗?……

遇上这些情况,很多宝爸宝妈都会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查,生怕宝宝缺什么微量元素

进而给宝宝吃各种保健品,补钙、补铁、补锌、补蛋白质……可这样“补”真的对么?

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宝宝的生长发育,生怕宝宝缺乏了某些营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有些家长在听说孩子微量元素不足后,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给孩子拼命补,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其实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微量元素不是唯一影响孩子身体的因素,请不要过于看重微量元素起到的作用,也不要把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归结为微量元素不足而自行进行补充。如果盲目的补充微量元素,不但可能无法吸收,还容易出现各种微量元素间的相互抵抗问题。

一、什么是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两类:

其一为常量元素,占体重的99.9%,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

其二为微量元素,占体重的0.05%左右,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

如果某种元素供给不足,会发生该种元素缺乏症;如果某种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可发生中毒。

二、宝宝的微量元素来源有哪些?

微量元素广泛分布在不列种类的食物中,相对而言,动物性食物的微量元素含量高而且生物利用度也高。如肉类富含高生物活性的血红素铁、锌、铜、有机硒等;贝类的锌、铜含量高于肉类,但不易获得;鱼类的铁和锌含量则明显低于肉类;豆类中富含铁、锌、铜、硒,但植酸含量也高,明显干扰扰其生物利用;全谷类中铁、锌、铜、硒的含量则受到产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三、哪些宝宝容易缺乏微量元素?

依靠胎儿期的储存以及母乳,正常的婴儿大多能在出生早期维持正常的微量元素代谢平衡,但宝宝5~6个月大后,体内微量元素储存耗竭,单纯的母乳又难以提供足够的微量元素,如未及时添加强化了微量元素的成品辅食,或未及时添加含微量元素丰富的动物性食物,会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

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儿童因代谢旺盛而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更高,膳食中如缺乏动物性食物致使微量元素摄入长期不足而导致微量元素缺乏。

长期患病的儿童,尤其是反复腹泻患儿会造成微量元素的吸收障碍,更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

四、孩子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测吗?

婴幼儿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查

自从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医院开始开展微量元素检验以来,至今微量元素检测已经成了一些医院儿保科和儿科必做的常规体检项目,而一些家长也热衷于微量元素的检查,因为她们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营养状况。

经常有家长就检测的结果来问我如何处理。我说:“目前所有的检测微量元素的手结果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实水平,必须要结合临床表现的症状。这些检测的结果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也不能以此作为治疗用药的依据。”

其实早在2013年,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就已经被国家叫停。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明确指出:

1. 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

2. 根据儿童的临床症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微量元素检测,但要规范取血技术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

3. 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正常儿童健康体检、普通就医、打疫苗等是不需要查微量元素的。在普通体检、就医、打疫苗时,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属于违规操作。

就是说孩子能吃能喝能睡,可以测测身高、体重、头围。

微量元素不要查!

微量元素不要查!

微量元素不要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至于有些母婴店、或者私立医院拿一个夹子给孩子夹手指、戴手腕,等个几秒就可以知道孩子缺那缺那的微量元素检测,就更没有任何可信度了。已经有不少新闻证实,这只是商家为推销保健品而设下的骗局。

五、 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根本不准确

首先,各家医院使用的检测仪器不同,采样材料、化验室环境、化验师专业水平都不同,而微量元素检测是一样非常“难搞”的检测,它对仪器及实验室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

微量元素的检测途径,主要有这3种:头发、静脉血、指血。

1、头发:每个人的发质、洗护用品、环境污染程度及头发部位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2、静脉血:首先,静脉血里微量元素的量不到身体的1%。其次,小宝宝的胳膊大多胖嘟嘟(神似米其林),取血不是很方便,第三,极易被污染。 3、指血:这种方法给宝宝的痛苦稍小些,但也很容易被污染。当针刺手指后,化验师大多会有一个手挤的动作,这样会让组织液混入血液,这时就连最起码的血液水平都保证不了。

在采集过程中标本存在着交叉污染的情况、各个医院所采用的化验仪器是不同的、化验用的微量元素专用试管是否合格、以及封闭试管的各种材料是否合格、化验员的专业水平如何、化验室的环境是否符合标准、即使以上都合格,小儿当时的饮食、食物的品种、患有的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目前来看,在很多地方,微量元素检测存在最大的意义还是“创收”。就算孩子没有问题,往往也能被“检查”出问题来。医院接着“适时”推销营养补充剂,担心孩子的家长便乖乖交钱。因此,家长不应热衷做微量元素检查,不仅让孩子少扎针,也让自己和家人省心省力。如果担心孩子饮食不均衡,最好还是通过食补。

六、哪些情况下需做微量元素检测?

一般微量元素检测是孩子有了症状以后才进行的排查。比如锌参与人体内酶的代谢过程,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不振,在排除了感冒发烧或生长发育过快等原因后,就会考虑是缺锌造成的,通过微量元素检测做出是否缺锌的排查后,再寻找原因,对症治疗。

此外,先天不足的婴儿,比如早产儿、多胎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在成长发育中出现长期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缓慢、食欲下降、皮肤粗糙、脱发、反复口腔溃疡等症状,在排除了一些常见因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正规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微量元素含量是一个动态水平,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才能作出诊断,不能简单地看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就作判断。

七、常见微量元素介绍

1、铁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人体铁缺乏引起的贫血仍然是世界性的主要营养问题之一。

主要生理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及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造血;调节免疫。

缺乏症:缺铁性贫血,神经行为改变(易哭闹、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抵抗力下降。

食物来源: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鱼等,蛋黄、干果等。动物性食物的铁含量及吸收率更高,维生素A和C能够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2、锌

锌是细胞内最为丰富的微量元素,在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生理功能:参与多种酶、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及酶的合成和激活;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维持细胞膜的功能;增进食欲。

缺乏症:生长发育(发育不良、矮小、瘦弱、学习认知能力差、性腺发育延迟);食欲(味觉障碍、偏食、厌食、异食);皮肤干燥、湿疹;免疫力降低(反复腹泻、感染、口腔溃疡)。

食物来源:贝壳类海产品、瘦肉、动物内脏,干果类食物和谷类胚芽等。

3、硒

硒存在于所有细胞与组织器官中。

主要生理功能:抗氧化作用;保护心血管和心肌的健康;增强免疫功能;有毒重金属的解毒作用;促进生长、抗肿瘤。

缺乏症:克山病(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大骨节病。

食物来源:海产品、动物内脏如鱼子酱、海参、牡蛎、猪肾等。

4、碘

70-80%存在于甲状腺组织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

主要生理功能: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表现出来,参与能量代谢、促进代谢和体格生长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等。

缺乏症:胎儿与婴幼儿期缺碘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者呆小症。大年龄儿童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体格发育障碍、单纯性聋哑等。

食物来源: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海鱼、干贝、龙虾等;饮用含碘的水、食用含碘盐或海盐。

含铁、锌、钙较高的食物举例

5、铜:

铜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50~70%的铜是分布在肌肉和骨骼中,20%在肝中,只有5~10%在血液中,血液中的铜还主要分布在细胞和血浆之间。铜主要在肠道吸收,大部分在小肠内吸收。新吸收的铜在血浆中很快消失,大部分被肝脏吸收,少部分被肾吸收。铜被吸收后主要结合白蛋白在身体中运转。铜的排泄通过胆汁到胃肠道,然后与随唾液、胃液、肠液通过胃肠道从粪便中排出。妊娠期孕妇储存的铜是一般成年人的5~10倍,完全能够供给胎儿以及母乳喂养的婴儿对铜的需求。铜维持着正常的造血机能、促进结缔组织形成、维护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例如参与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和一些神经介质的生成。促进正常黑色素的形成维护着毛发正常组织结构。为皮肤、毛发和眼睛所必需。一些含铜的酶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如果缺乏铜的话,可以引起缺铜性贫血、使得含铜蛋白和与含铜酶的活性降低。还会引起色素小时、发生心血管的病变。通过自然饮食都不会引起中毒,除非大剂量误食铜盐或者用铜器接触食物和饮料而引起。 铜存在于很多的食物中,其中牡蛎、贝类和坚果中是铜的良好来源,其次是动物肝、肾、谷类发芽部分和豆类。母乳和配方奶(配方奶中强化铜)中铜的含量都比较高、添加辅食后注意多吃一些含铜的食物,婴幼儿是不会缺铜的。

八、微量元素摄取不能过量,保持合理膳食即可

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不同种类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的微量元素含量高且生物利用度也高,所以只要饮食均衡,每天的食物中包含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就能满足宝宝微量元素的需求。

如果宝宝真的要补充微量元素,也需要谨慎对待。微量元素的摄取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量。婴幼儿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一旦补充过量,可能产生中毒症状,反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微量元素之间多多少少、间接或直接地有互相制约作用,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比例,不能随意打破。比如,盲目补铁,体内本不缺铁,补铁后体内铁含量过高,致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失衡,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还可能让孩子心肌受损。

只要不偏食,不挑食,儿童的正常饮食是能基本满足人体对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取。儿童摄取微量元素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平时膳食的均衡。比如,缺铁可多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补锌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及贝壳类海产品;补碘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

小儿推拿李波:有必要给孩子检查微量元素吗?微量元素应该怎么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