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率再创新高,影响的不只是健康,速查你家孩子是否超标

文 / 图图是宝妈
2021-03-03 09:13

文 | 蜜芽妈(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在我们的思想中,胖乎乎的孩子是有福气、身体健康的象征,早些年这种观点可能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放眼当前的社会,出现这种情况,未必就值得开心了,因为很有可能出现了肥胖。

文中图片均源网络,图文无关

孩子白白胖胖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这样的状态也更可爱、招人喜欢,但是超过一定的范围,则不见得是件好事。

首先可能导致他们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状态,成为肥胖人群,出现一些相关身体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体型肥胖很容易被同龄人排斥甚至鼓励,影响其社交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所以让他们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是很有必要的,怎样才算是适当呢?
7岁以下的标准:(如图所示)

7~16岁的标准:

  • 男性正常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 女性正常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通常差距在10%以内为正常体重,超过或者差10%~20%为过重或者过轻,超过或者差20%~30%以上则为肥胖或者体重不足。

除此之外,超过正常体重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者为重度肥胖。家长们可以根据这个标准对孩子的体重是否正常进行一个检查。

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肥胖率快速增加,截止2020年,7岁以上的儿童,其肥胖率高于10%。

① 营养过剩

这一点原因很重要,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很多家中又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通常都极尽宠爱,想把所有好的东西都拿给他们吃喝。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知道节制,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又差,自然会造成摄入营养过多,出现剩余的情况,脂肪就堆积起来了。

② 缺乏运动

现在小孩子学习压力大,他们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和兴趣班,能够运动的时间显然不会很多。即使是在幼儿园阶段,也是以室内活动为主。这样的状态之下,脂肪不被分解,就会堆积起来,造成肥胖。

③ 遗传因素

孩子的体重并不是只受后天因素的影响,父母的基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父母一方中有肥胖问题的,子女出现肥胖的几率大概在50%。

而现在很多成年人都存在这一问题,殊不知却可能将这种基因带给孩子,当然有的时候也是因为父母不良的饮食习惯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总是肥胖问题父母也有着很大的原因。

身体肥胖显然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避免孩子出现这种问题,家长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对于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人群,这几点同样适用,家长可以重点学习——

★健康饮食

肥胖的根源就是食物的摄入,所以饮食上需要格外注意。需要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饮食计划,保证孩子的营养需求,防止影响其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有节制的健康饮食,自然能很好地控制住体重。

★适度运动

小孩子的身体是很脆弱的,高强度的运动可能会给他们造成伤害,所以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最好是有氧运动,尽量选择外出活动,帮助脂肪分解同时也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

★作息规律

很多人可能觉得睡眠对体重没有影响,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经常熬夜,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会降低,油脂排不出去囤积在体内,自然会形成脂肪,从而导致肥胖。而规律的作息则能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能力,有利于排斥多余的营养和油脂,保持健康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