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烫伤」一个不得不说的真命题

文 / 拉贝健健康白胖过日子
2021-01-08 18:21

“孩子的小腿被热水袋烫伤20天了还没好。”在儿童医院候诊的一位母亲显得非常焦急。20天前,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像往常一样上床睡觉,因为天冷,妈妈每天都准备热水袋放在女儿被窝里暖被。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女儿的小腿起了水泡,周边的皮肤略有红肿。起初家里人也没太在意,自行处理了一下。但是几天后,水泡倒是破了,而皮下组织却怎么也不见好转。不得已来到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就诊,结果被医生确诊为“低温烫伤”。这位母亲怎么也想不通:热水袋里的热水还特别掺了冷水,应该比较温和。外面还套了布袋。怎么就能烫伤呢?

渐近的冬天来到了,无论南北方,为孩子保温取暖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尤其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家庭,暖手宝、热水袋、取暖器、电热毯等,都是能快速为孩子带来温暖的东西。但,正因为错误使用,这些物品也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慢性伤害。这就是低温烫伤的来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困扰很多父母的话题。

什么是低温烫伤

人体肌肤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冬天,人体神经反应比较迟钝,皮肤的感觉相对也弱了许多;尤其四肢的角质层比较厚,刚接触低温的热水袋和暖宝宝之类产品,不觉得烫。但时间一长,尤其是通宵接触,热量慢慢渗透到皮下组织,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形成原因

形成低温烫伤有几个重要因素。

  • 长时间使用。这个“长时间”指的是超过各个设备规定的使用时间。
  • 紧贴肌肤使用。即使隔着一层布,热能也能直接作用于肌肤,甚至穿透皮下组织。
  • 儿童的基础体温高于成人,肌肤更加稚嫩,对温度的敏感度非常强,一旦接触时间超过成人以为的安全温度,也很容易受到温度的侵害。

哪类人群易受低温烫伤困扰

感觉迟钝或睡得沉的人,比如婴幼儿、学生、老人、瘫痪病人、醉酒者等。

造成低温烫伤的器物及预防要点

热水袋

隐患点:

容易加满热水,通宵放在被窝里不取出来

正确使用要点:

①水不宜太满,水温不宜过高。

②外面要用布包裹隔热。

③如果暖被窝,可把热水袋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使它不接触孩子皮肤;或者仅在睡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睡觉时取出。

暖宝宝

隐患点:

直接贴在孩子肌肤上,或者隔着薄薄一层内衣长时间贴敷。

正确使用要点:

最好隔着几层衣服或者毛巾贴用;要根据说明书的时间操作。切忌长时间使用。

电热毯

隐患点:

①长时间插着电源使用。

②产品不合格造成漏电现象。

正确使用要点:

①温度不要设置得过高,待被窝暖和后,应在临睡前关掉电源。

②绝不能长时间定时使用。

③购买3C保障的品牌产品,避免因儿童夜间遗尿而致产品短路发生漏电现象。

隐患点:

为达到最佳取暖效果,长时间放在孩子活动区域。使用完后没有断电。

正确使用要点:

①取暖器放置的位置,一定是远离儿童的活动区域。

②不要长时间对着一个地方,更不要对着家具或者电器设备长时间烘烤。

③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安全提示操作。用到一定时间拔掉电源。

④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在取暖器外面设置屏障,不要让孩子接触到高温的表面。

低温烫伤后如何进行急救处理

一旦发生了低温烫伤,不要着急,要用烧烫伤的急救方法,先自行处理降温,然后带孩子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

自行处理降温的正确步骤四个字:冲、脱、盖、送。

  • 冲:用流动清水冲淋患处至少15分钟,帮助肌肤深层降温。切忌用冰块敷。
  • 脱:如果烫伤严重,不要轻易撕开衣物,而是用剪刀轻轻剪掉衣物。
  • 盖:找块干净的纱布,盖在伤口准备送医。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药品。
  • 送:紧急送医,并告知医生受伤原因,正确描述事发时间和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