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儿童用药黑名单,快看你家有没有!使用不当会让孩子变聋哑

文 / 健康养生秘决
2020-12-26 00:15

孩子生病了,但是自己不会处理,妈妈们是不是很着急,总是第一时间就带孩子上医院。但是,医生开的药,真的全都是能给宝宝用的吗?

其实,妈妈们得注意,孩子生病了,不一定靠吃药的。例如: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他们可能会因为身体还没发育完善,偶尔会有一点咳嗽,那是正常的!

平常妈妈们也得注意把家里的药物放好,别让孩子拿来玩什么的,孩子生病了,更加不能服用大人的药物。因为我国每年都会发生许多孩子因为用药不当,而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并且是严重的,让孩子成为了聋哑儿童。

“我开始大发脾气、摔东西,不是我不乖,只是想对你说话,但着急说不出来...”

这是最近央视播放的一段无声公益宣传片。一个5岁的小女孩,因为3岁的时候一次高烧用错药,导致失去听力,最后成了聋儿。片中还有另外两个小孩子,也是因用错药,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的。

大家看着是不是觉得很心疼,5岁,多美好的年纪,孩子正在读着幼儿园,与同年人一起打闹着,看着这个让人好奇的世界。这个小女孩却因为自己听不到,而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只能远远看着。

每年因用药不当,约有30000名儿童陷入了无声的世界,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损伤的儿童更难以计!

既然他们都是因为用错药,才导致落下的终身疾病。那么,家长们在平常给自己的孩子用药的时候,是否也看说明书了,有没那些用药的误区呢?真的,药不能乱用!

1、给宝宝服用成人药。

有时候家里孩子生病了,家长们总是认为可以把成人的药物给宝宝吃,只要剂量上和宝宝区别开就好。但这种做法是很错误的,儿童本身的器官组织,并没有发育完全,尤其是肝肾功能,极易造成肾脏的损伤。

2、感冒药。复方感冒药不建议给小宝宝使用,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不用药也会自行好转。

3、抗生素。证明是细菌感染的情况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多数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

4,止咳药: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儿童咳嗽症状。镇咳药就像麻醉剂,只是通过麻痹、抑制等作用暂时让咳嗽停下来,但并不代表能根治引起咳嗽的病因。

5、用牛奶和糖水服药是不可以的。

因为牛奶中所有的钙物质与很多药物会发生作用,会导致药效降低,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出现。

有些药物口味苦涩,很多家长会选择使用糖水来进行矫正口味。但其实糖水中含有过多的矿物质元素,这些过多的矿物质元素会与药物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致使疗效大打折扣。过多的糖会降低药物的功效,甚至有抑制退烧药的作用。

以下这些药不建议使用,看看你家有没有,不要再给孩子吃了!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利巴韦林。不推荐。其实普通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一周左右就能自愈,不用吃药。

1、金刚烷胺。

金刚烷胺主要用于抑制A型流感病毒(对B型流感病毒无效),一些复方感冒药里也会有这个成分。但现如今,大部分的A型病毒都已经对金刚烷胺耐药了,它已经无法有效地防治流感。

因此,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已经不再推荐将它用于防治流感,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注明1岁以下儿童和新生儿禁用。

2.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但因为有严重的致畸性,一般严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那是不是宝宝就能用了呢?也不是。因为这种药本来就不是用来治感冒的。

有一些抗病毒药,比如帕拉米韦、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宝宝是可以用的(譬如用于治疗流感以及流感高危接触预防)。

退热药:阿司匹林,会引起瑞氏综合征,不推荐。

虽然在成人解热镇痛方面,阿司匹林有着不菲的成绩,但是病毒感染的儿童(特别是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后却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退烧药是布洛芬(如:美林)或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但并不推荐两种药同时重复使用。

两种安全退烧药物使用比较如下:

中成药:柴胡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儿童禁用。

其实,现在市面上的中成药十分复杂,有些中成药也含有西药成分,有些中药成分可能有肝毒性、肾毒性,因此不建议给宝宝们服用成分复杂的中成药。

今年六七月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对一些中成药注射液的说明书做了修订。

像一直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双黄连注射剂,国家食药监规定4岁以下儿童禁用;再像一直作为“清热解表”用的柴胡注射剂,国家食药监也同样禁止儿童使用。此外还有丹参注射剂、茵栀黄注射剂等,新生儿、婴幼儿都禁止使用。

最后,附上一张表,大家可对照检查自己家有没这些药。

孩子的健康,可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们得用适当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康复,而不一定是药!希望大家安全用药,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