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50名孩子呕吐住院!元凶竟是诺如病毒,无疫苗特效药

文 / 科学家庭育儿
2020-12-03 09:39

进入冬季后,各种传染病在学前机构、幼儿园肆虐开来,很多宝宝都免不了中招。

其中最猖狂的,莫过于诺如病毒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这不,昨天科大大就看到一则新闻:四川一幼儿园50多名学生感染诺如病毒!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

每年的10月~次年3月都是诺如病毒的“高光时刻”,中国5岁以下儿童中,15%左右的腹泻问题都与它有关!

那怎么判断宝宝是否感染了诺如病毒?娃感染后爸妈该如何应对?怎么做好预防呢?

今天让科大大好好跟大家聊一聊!

1

秋冬季高发!1人中招,全校放假!

如果要论今年冬天上热搜最多的病毒,估计除了“新冠”,就是诺如了。

近日,国家疾控中心通报:今年9月以来,全国已经报告超过30起诺如病毒感染,涉及病例约1500例!

家里有娃的宝爸妈们,都如临大敌,因为它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真的太强了——

TA主要有以下3个“作案”特点:

1.传染力极强

人称外号“肠道流感”:一丁点就能让人中招,老人小孩都是TA的攻击对象,能快速推倒一片。

而且,感染途径多:水、食物都是TA的传播载体,也能通过接触、飞沫传播。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抵抗力强

诺如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很强,能耐低温、耐酸。

关键还是亲水性病毒,75%的酒精不能将其杀灭。

而且,此病毒高度变异,宝宝并不会因为感染过一次,就对它终身免疫。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容易和轮状病毒混淆

被感染后,多数宝宝在感染后可能会无征兆地频繁呕吐,紧接着是腹泻;也有部分娃只呕吐或者只腹泻,并伴随发热等症状。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那该怎么区分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呢?

一旦确诊,有必要告诉老师并在家好好隔离休息,病情恢复72小时后才能去学校!

那隔离期间,爸妈该如何做呢?

首先做好学前准备工作:先在文末点个赞,科大大就告诉你!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

应对有2招,消毒最关键!

宝宝确诊后,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给娃“治疗”。

但实际上,面对这种超强感染性病毒,及时消毒才是首要任务!

美国疾控中心建议,含氯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诺如病毒,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5份水,混匀。

消毒时要带好口罩和手套,具体方法爸妈可以保存这张表: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在掌握了消毒方法后,就该亮出我们的第2招:对症治疗!

诺如病毒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不用抗生素!大多数人2~3天后会痊愈。

这期间只需要针对症状采取措施就好。

症状一:呕吐

轻中度呕吐一般在12-24小时后能自行缓解,不需要服用止吐药。

期间不要大口喂宝宝喝水吃东西,可以暂时禁食1-2个小时,之后试着小口喂母乳、水或米汤。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如果严重呕吐无法进食,需要先使用药物止吐治疗。必要时带娃前去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症状二: 腹泻

比腹泻更可怕的,其实是脱水!

严重脱水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预防脱水才是正经事!

最好的措施就是:及时补液

补液的量根据孩子脱水程度决定,很多时候孩子呕吐,不爱喝,往往达不到,所以尽量能喝多少是多少。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娃4~6小时没有排尿,可能出现了重度脱水,需要及时就医。

另外,腹泻期间备受折磨的还有宝宝的“小菊花”!

科大大建议每次拉肚子后温水清洗,再用柔软的毛巾沾干或晾干,涂抹一些润臀膏隔离尿便水分,避免出疹。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症状三:发烧

当娃体温39℃以上,有明显不舒服时可以服用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适合 3 个月以上的宝宝,布洛芬适合 6 个月以上的宝宝。

说到这,想必爸妈也看出来了:就算是自限性疾病,也能把娃折腾得不轻啊!

所以,俗话说得好:掌握应对大法宝,不如做好预防1件事!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所以接下来的重头戏——预防大法来了!爸妈不要错过!

3

没有疫苗!重在预防!

诺如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

所以,做好预防、消毒,从源头切断病原体的传播很重要。

以下4方面工作,必须做到位!

❒ 饮食卫生

诺如病毒在超过80℃ 高温环境下待30秒便会死亡。因此,任何食物都要彻底煮熟才能给娃吃,尤其是海产和贝壳类食物。

瓜果要洗净去皮。另外,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不要吃。

❒ 饮水卫生

饮用烧开后放凉的沸水,不给娃喝生水以及时间较长的罐装纯净水。

❒ 个人卫生

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从公共场所回到家第一时间洗手的习惯,洗手时要擦肥皂,搓洗至少一分钟。

❒ 公共卫生

尽量不要带娃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一旦去过,回家后仔细洗手,注意家里的空气流通。

如果家里有人中招,除了全面消毒外,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好啦,今天的知识就讲到这里了!

看完记得把这篇文章分享给重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