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这5种“保健品”危害太大:已致多名儿童性早熟、过敏

文 / 科学家庭育儿
2020-10-10 13:49

郭德纲的相声里说过:以前的药房会写,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如今,药店会挂:满38元送6个鸡蛋。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除了促销,药店的保健品还会打上各种宣传语:提高免疫力!增高!让娃吃饭香!促进脑发育!

面对这样的宣传,谁能不动心?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是!养娃路上坑最多!面对宣传我们还是要保持理智的来思考:

保健品真的适合宝宝吃吗?它是安全的吗?真的会像推销的那样提高免疫力吗?

今天科大大就好好说一说儿童保健品的问题!

1

搞清楚,保健品到底是啥?

大家对保健品并不陌生,即便你没给娃买过,那你家老人也一定买过......

但很多人对保健品的真正含义却不清楚,严谨科大大翻阅我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找到了保健品的定义:

“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捕捉到2个信息:

保健品的本质是食品。

它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而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中也指出,从2020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保健食品必须醒目标明:

保健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看到这儿不少家长是不是惊呆了:啥?吃了这么久的保健品居然不治病?

是的,如果保健品的宣传中出现了【治疗】、【治愈】、【防治】等字眼,一般就是过度宣传哦。

科大大还要告诉你,不仅不治病,乱吃还会给娃的身体造成巨大危害

摄取过量的微量元素会对宝宝的肾脏造成极大负担。

有的保健品含有大量激素,长期服用会影响孩子的内分泌和生长发育,导致性早熟或其他疾病。

如果对保健品成分不明确,可能会导致过敏。甚至不合格保健品会偷偷添加药物,宝宝吃了它要承担巨大的副作用风险。

如果偏信保健品,还可能耽误正常疾病的治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当然,火眼金睛科大大为了让大家能够精准避坑,接下来就说一下,哪些保健品坚决不能吃!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

严防死守:这几种保健品打死都别吃!

在种类繁多的保健品中,有一部分是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合理食用的,而有一部分,是坚决不能吃的。

比如下面这4种保健品或补品,是明确对宝宝有害的,家长千万不要给娃买!

❐ 号称增高的保健品

可以增高的保健品,根本不存在。

号称可以增高的保健品,其中可能掺有性激素或生长激素,短期内促进了身高增长,却会加速骨骺闭合,原本孩子能长到1米8,却被限制在1米5。

甚至还会出现可怕的性早熟,比如下面新闻中的这个5岁男孩,就因为吃增高药,长出了胡子。

新闻来源:现代快报

所以,只要是宣传吃了能长高的,统统拒绝!

❐ 人参

人参中含有的人参素、人参甙等物质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滥服人参,会削弱机体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容易感染疾病,并出现兴奋、激动易怒、烦躁失眠等神经系统亢奋的症状。

而且人参具有促进人体性腺激素分泌的效能,可能会导致性早熟,严重影响娃的身心健康。

❐ 蜂王浆

蜂王浆中所含的性激素有雌二醇、睾酮和孕酮三种,过量服用会产生影响,所以宝宝用蜂王浆千万慎重。

而且蜂产品均可能引起过敏,千万别冒险哦!

❐ 牛初乳

真正的牛初乳内含有激素,像泌乳素、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等,儿童不宜多吃,长期大量食用可诱发性早熟哦!

从2012年9月1日起,国家卫计委已经禁止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添加牛初乳,同样禁止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乳制品。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除了以上4种,还有一些保健品是不需要给宝宝吃的,比如蛋白粉,宝宝只要均衡饮食,保证喝奶量,是很容易达到蛋白质推荐摄入量的。

看到这儿不少家长要问了,市面上保健品种类那么多,光避坑上面那几样,就能保证不上当受骗吗?

重点来了!

接下来的辨别方法,适用所有保健品,只要你拿不准,都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自查,百分百准确有效。

擦亮眼睛,掏出笔记学习吧!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

认准3个原则,正确吃保健品!

开始之前,各位家长可以从家里找一个保健品,对照着一起检查。

❐ 小蓝帽

正规保健品,首先包装上要具备保健品专用标识。

保健品标识,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天蓝色专用标志,俗称“蓝帽子”。采用的批准文号是「食健字」。

❐ 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上面图片中,国食健字后面跟着一串数字,这就是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它的组成是:【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

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

G代表国产保健食品,J代表进口保健食品。

这个批准文号有2个作用:

1.可以查询。家长可以用电脑打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址为http://www.samr.gov.cn/),输入批准文号就可以查询到你买的这个保健品,如果查不到,那么,你懂得。

2.看是否过期。保健品的批准证书有效期是5年,并不是永久使用,如果年份已经超过5年,那么也坚决不要吃了哦!

❐ 看宣传功能

同一配方保健食品申报和审批的功能一般不超过2个,超过2个的,很难审批下来。

所以遇到把功能写的天花乱坠,啥都能改善的,最好不要买。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你看到这儿,发现你买的保健品是正规生产,合法合规,那么恭喜你,钱至少没白花。

但是保健品合格,就可以吃吗?

当然不是!吃保健品,还要认准下面这些原则:

生病先就医,不要依靠保健品治病。

选择保健品时,要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要自己根据一些症状盲目判断,更不能轻易听信母婴店的推销。

要先让医生诊断,确定缺乏再进行补充。

尽可能避免服用含有激素类的食物和药物。于体弱多病的儿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有针对性的保健营养品,适量服用。

好身体是吃出来的,不是补出来的。健康宝宝主要的营养还是应当来自日常的合理饮食,不能以保健品为主,更不能长期依赖某些保健品。

曾经有很多家长向科大大抱怨,娃就是总生病,愁死个人。

实际上,6岁以下的娃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生病多是正常的。

如果实在担心,完全可以去医院做全面检查。一方面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娃真的有啥疾病,也能早点发现不是?

最后的总结环节,科大大要给大家一个不乱吃保健品的最佳理由,那就是——省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