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无意之间毁掉孩子一生,年轻妈妈们所不知道药物的危害

文 / 仁者医心老张
2020-04-11 00:12

“是我毁了我女儿的一生,是我这个无用的妈妈毁了我女儿的幸福,我真的不能原谅自己,如果用我的生命可以换回我女儿的听力,我会毫不犹豫的给她换。”阿雅坐在我的面前,我认真的听她语无伦次的诉说。

阿雅有一个6岁的女儿,名字叫茜茜,茜茜本来是一个非常可爱活泼的小姑娘,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她的到来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她是爸爸的掌上明珠,更是爷爷和奶奶的宝贝。天有不测风云,在她3岁那年由于用药不当,造成她的听力越来越弱,一年以后,她永远的失去了听力。


在孩子刚病的那两年,只要他们听说哪个医院可以让失聪儿童康复,他们都会带着孩子去看。

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去了多少家医院,一次又一次的满怀希望的去,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的回来。

她先生接受不了女儿失聪这个事实,老是和她吵架,一年前她选择了和老公离婚,现在她一个人带着女儿日子。

我国每年有3万儿童由于用药不当失去听力,每年有7千儿童由于用药不当而死亡。悲剧每天都在重复的上演,而却没能引起一些年轻妈妈的重视。也许这个事情对你和你的孩子很遥远,但是它也许就在你的面前,只是你没有感受到危险的来临。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关“江浙沪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研究中监测的1000名儿童中,至少有58%的儿童尿样中检出一种抗生素,1/4的儿童尿样中检出两种以上抗生素,有的尿液样本中能检出6种抗生素。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周颖副教授课题组与流行病学教研室赵琦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历时1年,从上海、江苏和浙江三地选择1000多名8~11岁在校儿童随访人群,连续收集晨尿后,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尿中5类共18种抗生素含量,其中包括5种大环内酯类、两种β-内酰胺类、3种四环素类、4种喹诺酮类和4种磺胺类。我个人认为造成儿童失聪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医生滥开抗生素

抗生素是造成儿童失聪和儿童死亡的罪魁祸首。在我国抗生素当成万能药物,儿童感冒开抗生素,发炎开抗生素,更可怕的是治疗过敏也开抗生素。显然医生已经把抗生素当成治疗疾病的一把万能钥匙。更让人不解的是大多数医生在给儿童开抗生素之前,从来不问家长儿童对抗生素是否过敏。减少儿童失聪和儿童死亡抗生素是问题的根源,只有医生少用或不用抗生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网络大V,他是一名儿科医生,拥有有300多万粉丝,深受家长的追捧。他发帖说:一个家长向他请教吃什么感冒药好,他给孩子家长推荐某种感冒药。我看到这个贴子 感冒这个网红儿科医生更像一个商人,根本不是一个医生。于是乎我就在下面做了评论说:其实小孩子感冒大多是不需要吃药的,如果一定要吃药,首先要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不是直接给推荐吃什么药。这个脾气非常大的网络大V把我直接拉黑并删除评论。

二,年轻妈妈给孩子滥服用抗生素

网路已经变成某些医生宣传药品的阵地,也产生了许多网红大V医生。他们经常会发一些微博宣传说:某个患儿吃了某种药物康复了,年轻妈妈们看到网红大V医生发的微博也就相信了,年轻妈妈们一步又一步的被网络上的一些错误的科普给误导。


“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所认同或采用,如今感冒药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药,而且往往不止一种。现在许多成人咳嗽、头痛、流涕、咽痛也都服用它,甚至还常用来预防感冒,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但由于相当数量的年轻妈妈缺乏相应医药知识,一旦孩子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错误地认为“多吃一点无妨”。殊不知最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大剂量服用会引起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中国科协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孩子生病后,近30%的家长会擅自给孩子服用减量的成人药品或抗生素,有时多品种联合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发布的公众安全用药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23.9%的居民感冒之后马上使用抗生素,还有8.9%的居民在腹泻之后马上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已经到了一个非治不可的地步,我个人认为想要解决抗生素的滥用就先从年轻的妈妈做起,向她们普及抗生素的危害以及中医养生知识。孩子生病了,通过中医治疗,中医针灸和艾灸感冒以及呼吸道疾病都有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