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涂花露水、风油精?最靠谱的驱蚊剂为何大家不敢用?

文 / 育儿宝
2020-02-27 00:16

大概是因为夏天起床困难症发作较轻、出门不用穿厚重的衣服、还可以享受冷饮冰淇淋带来的美味,我从小就喜欢夏天多过冬天。(这个公众号叫夏天的陈小舒不是吗?

但是,不得不承认夏天也有夏天的烦恼,比如容易被晒黑,又比如容易被蚊虫叮咬!

我从小就特别招蚊子,有天晚上和我妹妹一起睡客厅,一整晚她都在说,啊好多蚊子,好多蚊子(比蚊子还吵

),而我困得要命,还是埋头睡。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的一只手臂上就被叮了15个包!

我自己从来不太在意被叮,但是我爸爸妈妈很在意。每当我被叮满身包后,妈妈就会用草药泡水给我洗澡,或者给我涂抹风油精、花露水……

(这些处理蚊虫叮咬的方法靠谱吗?)

为了驱蚊,我家里用过蚊帐、蚊香和电蚊香片。爸爸还有一个大招是烧点蚊香片来熏蚊子!燃一片蚊香片后,整个房间药物缭绕,蚊子都被熏得晕头转向,飞都飞不动,等着被拍……

(这些驱蚊方法靠谱吗?)

我可以不在意自己被叮,但是有了小孩以后,帮孩子防蚊虫还是成了夏天的一门必修课(如果我再不在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就要用老方法了!想到外公的烧蚊香片大招我就怕怕)。我也实在不愿看到孩子手脚、脸颊布满红点,更不愿看到孩子因难以忍受皮肤瘙痒抓烂皮肤,引起感染。

被蚊子叮了如何处理?

很多人喜欢在蚊子叮咬的包上给孩子涂抹花露水,风油精,或者一些驱蚊剂。我们家老人还给孩子涂抹过马应龙痔疮膏(这是什么鬼?!)

据称,某花露水的完整成分是保密的,也是受保护的。跟某地的白药一样,搞得神神秘秘的。但花露水已知的主要成分包括,冰片,薄荷醇,人工麝香,金银花,蛇胆和人工牛黄等。

台湾儿科医学会2015年曾发文警告,“薄荷醇与类似物质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些婴幼儿过量使用会引起呼吸停止等严重不良反应。内服或者涂抹于鼻孔、脸部、胸部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药量较多,比较容易引起危险。”

此外,曾有过蚕豆症患者使用后出现溶血性贫血的报告,儿童特别需要注意这种不良反应。

台湾儿科医学会建议,两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使用含有这类物质的吸入剂、擦剂和滴鼻剂。孕期、哺乳期也不建议使用。

哪些是薄荷醇类似物质呢?自然界的薄荷属(Mentha genus)植物大多含有薄荷醇,类似物质包括樟脑、桉树醇、尤加利树的精油、 侧柏酮、绿花白千层、野生百里香、松油醇、萜品、柠檬醛、松节油与松针。

英文医学文献也有指出,少量的薄荷醇可以导致浅表的刺激,大量的薄荷醇可以导致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要注意,我们小时候常常用来抹蚊虫叮咬的风油精也一样含有薄荷醇,所以最好也不要给孕妇、哺乳妈妈和孩子用。

花露水不能用的理由还没说完呢,花露水中含有多少酒精你们造吗?曾有过涂抹花露水后被点燃的新闻报道:“哥哥一米外玩打火机 点燃抹花露水弟弟”。也有不少网友亲测花露水可以点燃,可见其酒精含量不低。

酒精非常容易透过皮肤被吸收,大面积涂抹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至于近年来在国外也很火的马应龙痔疮膏……其中还真的含有止痒的成分,炉甘石。但是也含有令人不安的成分,比如硼砂。硼砂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口服毒性较大,外用相对安全,但是:

两个尚不明确还是让人心里没底。

出于安全考虑,不要给蚊虫叮咬的地方涂抹花露水、风油精、马应龙……

为了避免驱蚊水通过皮肤被吸收入体内,也不要在被叮咬的地方涂抹驱蚊剂。再则,驱蚊水只能预防蚊虫叮咬,但不止痒,所以被叮的地方还是得涂抹专门的止痒药膏才有用。

应该怎么处理呢?

用肥皂/洗手液清洗干净。

★ 如果是别的小虫叮咬,有刺嵌入皮肤的话,把刺拔出来。

★ 可以冷敷止痒、止疼、缓解不适。

★ 可以抹点止疼、止痒的乳霜或药膏,比如含有苯海拉明,或者氢化可的松,或者炉甘石成分的药膏。

★ 被蚊子叮咬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几率很小,不过越小的宝宝可能反应越大,如果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全身荨麻疹等,按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尽快就医。如对孩子的症状感到不放心,也尽快就医。

其他保护孩子不被蚊虫叮咬的方法

即使不能做到“零叮咬”,但以下方法至少可以减少被叮的次数:

1 叮嘱孩子不要去蚊虫多的地方:比如垃圾桶、死水池塘、花圃或果园;

2 当孩子要去蚊虫多的地方的时候,给他们穿轻薄的长袖长裤、长袜、避免穿凉鞋,宽檐帽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3 在背巾背带或婴儿车上安置蚊帐;

4 不要给孩子穿颜色鲜艳或者带有花朵图案的衣服;

5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香皂、香水、发胶,这些东西都会招惹蚊虫;

6 随时检修家中的门窗;

7 如果你居住的环境周围有蜱虫,在孩子从户外玩耍回家之后记得检查他们身上有没有这些虫子。

什么驱蚊方法靠谱呢?

驱蚊的方式有很多,偏方也不少,你是不是听过以下偏方?

注意:

下列方法或物品并不能有效的驱逐蚊蝇

1、浸泡过驱蚊剂的腕带

2、大蒜或维生素B1

3、超声波驱蚊电子设备

4、在鸟巢或蝙蝠窝周围活动

5、安装在院子里的发光电子灭蚊器(它会吸引更多的昆虫到家里来)

驱蚊剂

大家外出活动用得最多的恐怕还是驱蚊剂(比如花露水、驱蚊水)。现在国际上公认最有效的驱蚊成分是避蚊胺(DEET),它通过干扰蚊虫对人体的感觉,减少我们被蚊虫叮咬的机会。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市面上的许多儿童驱蚊产品,专门强调不含避蚊胺。不仅中国的产品如此,海外的产品也一样。

DEET-FREE (不含DEET)

这实在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的确有人使用含有避蚊胺的产品后出现皮肤红疹的现象,但非常罕见。除此之外没有发现避蚊胺有其他任何毒性,或是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威胁。所以生产厂商这么做可能更多的是投其所好,抓住部分人追求“纯天然”的心理。

natural insect repellent

天然驱蚊剂,不含避蚊胺

但事实上,含有植物提炼成分的驱蚊剂也可能导致过敏,而且所能提供的保护时间往往较短。更重要地,这样做,容易给大家一种误导:“避蚊胺”不太好,不能给孩子用。

避蚊胺的发明最早是为了作战需要,由美国农业部开发,于1946年开始在美军中使用。1957年后,美国一般群众也开始使用。目前避蚊胺仍然是美国驱蚊剂市场的主流产品。根据美国环境署的资料,美国国内每年使用的避蚊胺活性成分重量预计为400~700万磅(约181~317万公斤);每年有大约21~30%的美国家庭使用含避蚊胺的产品。

从避蚊胺开始使用到现在已有数十年的时间,除了大量的人体使用报告,也有科学家利用动物试验,研究避蚊胺的毒性。基于现有人体和动物试验数据,美国环境署指出,避蚊胺的毒性很小,不认为其有致癌性、发育毒性或致突变性,也不认为使用避蚊胺和癫痫发作之间有联系,即不能认为避蚊胺导致了癫痫发作(两者之间可能只是巧合)。即便两者真有某种联系,使用避蚊胺后出现癫痫的概率也只有一亿分之1。

因此,只要购买正规合格的产品,并且按照产品说明使用,避蚊胺对人体是安全的,甚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可以安全使用。和其他很多接触皮肤的产品一样,避蚊胺引起过敏等现象非常罕见,个别人在使用高浓度(比如超过50%)避蚊胺产品后才会出现皮疹、水泡、以及皮肤黏膜刺激症状。

对儿童来说安全的避蚊胺浓度是多少?

美国儿科学会、梅奥诊所等权威医学机构都建议2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要使用任何驱蚊产品;婴儿应尽量用蚊帐、衣物来防蚊,比如在婴儿车加设防蚊网。

香港卫生署指出,儿童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时,应尽量使用较低浓度(不超过10%)的避蚊胺2个月以上的婴儿或儿童如果前往蚊虫传染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且有机会被蚊虫叮咬,可使用浓度上限为30%的避蚊胺。

加拿大卫生部则禁止市面销售避蚊胺浓度超过30%的驱蚊剂,并建议2~12岁儿童使用浓度低于10%的含避蚊胺产品,且一天使用不宜超过3次,2岁一下的儿童一天使用不宜超过1次,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宜使用此类产品。

其实成人也没有必要用更高浓度的避蚊胺,30%这个浓度是兼顾了驱蚊效果和安全性的浓度。浓度越低当然越不容易导致过敏,但驱蚊效果就会打折。香港卫生署提供的资料显示,达到了20%的避蚊胺就可以对蚊虫提供最佳及较长时间的保护作用,浓度更高的避蚊胺产品主要是延长保护时间,不会对预防蚊子叮咬有其他的额外保护。比如,10%左右浓度的产品有效驱蚊时长为2小时,一旦浓度提升至15%,有效时长增加到5小时,超过30%后,多余的避蚊胺不再产生作用。

如果有人就是对避蚊胺过敏的那一小部分人群,也有其他成分可供选择。比如,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使用含活性成分IR3535(驱蚊酯)和派卡瑞丁的驱蚊剂来预防蚊虫叮咬。这些成分也都可以用于孕妇和哺乳妈妈。

相对而言,IR3535和派卡瑞丁在预防蚊虫叮咬以及人体使用安全性方面的研究都不如避蚊胺多,含有这两种成分的驱蚊剂在市面上也较为少见,所以售价较高。

同样地,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建议,未满两个月大的婴儿不应使用派卡瑞丁和IR3535,加拿大卫生局允许6个月和以上的儿童使用派卡瑞丁浓度不超过20%的驱蚊产品。

常见的驱蚊剂种类

其实最有效的驱蚊成分是除虫菊酯(Pyrethrin),但该类产品最好不要直接接触肌肤,只能用于衣物。大规模使用时,过多地吸入也有危害。因此目前,用于儿童的驱蚊成分主要还是避蚊胺(浓度不超过30%)和派卡瑞丁(浓度不超过20%)。

注意:

驱蚊剂驱赶的主要是蚊蝇,如蚊子、蜱虫、跳蚤、恙螨、马蝇,而不能驱赶一些蜇人的昆虫,比如蜜蜂、马蜂、黄蜂。

驱蚊剂选好了,安全正确使用驱蚊剂也很重要。

  • 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 初次使用时,可先小剂量涂抹在局部皮肤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果有,立刻用温和的肥皂盒清水洗净,必要时求医(就医时带上使用过的驱蚊剂以便医生诊断)。
  • 不要让小孩自己处理或涂抹驱蚊剂。给孩子用驱蚊剂的时候,尤其不能将驱蚊剂喷在孩子脸上,最好大人先把驱蚊剂涂抹在自己手上,然后再抹给孩子。要注意避免涂抹在孩子的眼睛和嘴巴周围,也不要抹在他们手上,以免揉眼睛或吸吮手指时驱蚊剂进入眼睛或嘴巴。
  • 避免把驱蚊剂涂抹在伤口或敏感的皮肤,换句话说,驱蚊剂也不要用在已经被叮了的包上。
  • 走珠式涂抹剂比喷雾式驱蚊剂更合适,如果使用喷雾式驱蚊剂,要在开阔的空间喷洒,避免孩子吸入。
  • 含有避蚊胺的驱蚊剂涂上后立即有效,所以应该在准备进入一个有蚊子叮咬风险的环境前才涂上,不必提前涂抹。
  • 只在衣物和暴露在外的皮肤处使用驱蚊产品(含有除虫菊酯的产品不得直接接触皮肤),轻薄均匀地涂上即可,不要大量使用。
  • 如果同时使用防晒霜,应先涂上防晒霜,再涂抹驱蚊剂。不建议同时使用含有避蚊胺与防晒成分的驱蚊产品,因为避蚊胺会降低防晒因子的效力,并且由于防晒霜需要反复涂抹,孩子接触到的驱蚊剂也就越多。
  • 孩子回到室内后,应洗澡或洗净抹过驱蚊剂的皮肤,涂抹过驱虫剂的衣服,用肥皂或清水洗净。
  • 哺乳期的母亲建议在哺乳前洗去手部和身体上的驱蚊剂。

蚊香和电蚊香片

现在应该没有多少家庭在使用老式的有烟蚊香了。这种传统蚊香除了存在火灾隐患,还会释放含有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烟雾,对宝宝和成人的健康均有危害。有研究显示,燃烧完一整圈蚊香所释放的烟雾相当于燃烧了137支香烟。

这些年我国家庭使用更多的应该还是电蚊香片和电蚊香液,不少家庭基本整个夏天每天晚上都在用。这类产品中的驱蚊成分一般是丙烯菊酯(allethrin)、丙烯菊酯(prallethrin)和除虫菊酯(permethrin)。目前没有确切迹象表明长期吸入这些成分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还是应尽可能少使用这类产品。如果发现屋里有蚊虫,可以把孩子带离房间后再使用,并且把电蚊香器放在远离婴儿床的地方。待蚊虫被消灭后,再让孩子进入房间。

对于2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好做到完全不使用电蚊香片和电蚊香液和驱蚊剂,因为他们有可能对微量的驱虫剂也很敏感。所以,如果家里有小宝宝,最好还是夜里使用纱窗、蚊帐等方式来避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