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锁:灌肠疗法引起肾衰疑点重重,如何理性客观看待这种疗法?

文 / 诊所视角
2019-05-12 18:20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家长听信灌肠疗法退烧 6岁女孩肾衰》,这篇文章迅速在网络上传开了。看到这篇文章,我觉得很是无奈,不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反对灌肠疗法吗?还是反对中药?不管是什么目的,看到这个标题,会让很多的家长感到恐惧。

本人对这篇新闻的真实性抱有质疑的态度,在去年的时候,一个网站有一个几分钟的视频,说有个6个月的孩子,因为在村卫生室灌肠退烧,导致了肾衰,送到武汉儿童医院,视频中可以看到孩子活蹦乱跳的,并不像肾衰的样子。

但文字说的是灌肠引起来的,一般的新闻报道会报道是在哪个卫生室出的事,或者是当事人会发声,可是这篇新闻没有。直到后来一天,一个自媒体把这个做成自己的一个原创,写了一篇文章《6个月孩子肾衰,灌肠疗法引起来的》,这件事情似乎已经过去,但是在前两天这篇文章写的是6岁孩子因为灌肠疗法导致肾衰,标题相似,内容相似,真实性仍然值得怀疑,没有家长的真实姓名或是诊所的真实地址,所以并不像是真实的新闻报道。

同样是发生在武汉儿童医院,同样是在肾病科,同样是王筱雯主任说话。在网络上去查一查,分析一下这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以及作者的意图。就算这篇报道是真实的,也不能说明灌肠疗法会引起肾衰,而只能说明医生用药超量或者是没有诊断清楚,延误了病情。因为孩子如果是这么重的病情,精神肯定不好,应及时的送医院,所以说希望媒体能够在报道的时候不要用这样明显的标题去吸引人。

其实我是一名特色中医儿科医生,主要从事小儿灌肠疗法10多年,尽量让孩子少打针、输液。其实每一种治疗方法对孩子都不好,最好是孩子能不用药、不生病。但孩子生病了,如果不用药、不治疗,怎么可以康复呢?儿童常用的给药方式,就这么几种,我给大家简述一下,可能有一些简单,因为时间的仓促,没有查更多的资料。

古代的人,孩子生病以后一般的会用刺血的方式来治疗,后来发现了中药,就让孩子口服药物来治疗,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口服药物实在是困难,有一些喝药并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所以,在古代我们的先辈们就创新了灌肠疗法。史书记载最早的是我们的医圣张仲景,用葱管为患者灌肠,拉出来很多恶臭,病就好了;在以后的史书记载中,灌肠疗法很是普遍,现代《中医儿科学》教材,以及儿科学权威《诸福棠实用儿科学》都有很多章节说到灌肠疗法。同时,医学不断的发展,有了穴位贴敷、药浴等其他疗法,这都属于中医的一些常用给药途径。

随着西医来到中国,有了肌肉注射或者输液的方式,再后来,雾化也多了起来。其实每一种方式都是解决前面疗法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创新。客观的讲,每一种给药方式对孩子疾病都是有帮助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方式好,哪一种方式不好,根据孩子的病情来选择适合的给药方式是更客观的。比方说,孩子生病了,口服药物方便,到药店买上就可以;但有的孩子口服不了药物或者是口服药物控制不了病情,我们可能会选择中药灌肠的方式来给孩子治疗,如病情较重,精神不好,就需要选择住院输液的方式。

中药灌肠的优点是没有痛苦、副作用小,不足的地方是不适合危重的患儿;输液对危重的患儿比较适合,但是孩子受罪、副作用大、风险也比较大,国家也正在限制输液,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管理了。雾化吸入、小儿推拿等等,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的一些地方,我们应该理性的去对待每一种给药方式,不能够盲目的去说那个好那个不好。

就像我们的出行方式一样,每一种出行工具各有各的优点和一些不足的地方,难道我们能说汽车好动车不好,能说动车好飞机不好吗?因为每一种出行方式,都可能会有事故的发生,难道我们就不出行了吗?如果写一篇这样的标题《有个人听信飞机非常的快,结果坐上飞机以后飞机出事了》,你觉得有意义吗?

今天写的这篇文章,并没有说是刻意的批评媒体,而是希望媒体能够在报道医学方面新闻的时候,能够去调查一下,问问专业的人士,不要让医患关系更加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