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趴着睡觉,睁眼睡觉,鼻梁青筋……宝妈可不能掉以轻心

文 / 大河妙手
2019-05-02 09:22

儿科自古以来被称为哑科,就是因为宝宝没法说话,没法表述自己的意思。

所以他的喜怒哀乐、咿咿呀呀,其实都是代表一些信号,而这些信号的秘密,只有那些经验丰富,善于学习的宝妈才能够其背后的含义。

就拿儿童常见的睡姿来说,宝宝经常趴着睡,有的宝宝还经常半睁着眼睛睡觉。有时候作为我们成人,往往都是觉得非常的萌。记得曾经有一副漫画把孩子睡觉的姿势,漫画成跟时钟指针的方向一样,一会转到这边,一会转到那边。看了漫画的配图、配音,想必这个宝宝的父母完全都不懂孩子这些动作背后的含义。如果这个宝宝会说话的话,他一定会说:“老爸老妈,我都难受成这样了,你还光顾着画画,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来吧,还是大河给你解释一下吧。宝宝经常趴着睡觉,代表着脾胃虚弱,如果睡觉的时候半睁的眼睛,并且面色中有鼻梁发青发暗的情况,那宝宝脾虚胃弱容易积食,基本上就可以确诊了。这就叫“俯卧睁眼鼻梁青,宝宝积食病不轻。”

小儿的生理机能,就决定小儿的脾胃是不足的。这种情况是小儿先天性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小儿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精微物质非常多,这些营养物质从哪里来?完全是通过后天脾胃功能运化营养物质所带来的。当孩子吃母乳的时候,是非常容易消化的。而当7、8个月,1岁左右很快过渡到辅食的时候,孩子的脾胃功能却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辅食,这就造成了孩子往往容易消化不良积食的发生。

当脾胃气虚的时候,寒气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这叫虚则生寒。如果孩子的体内有寒气,那就会造成腹痛。这种痛不是很剧烈,而是那种很柔柔的,绵绵的,隐隐的疼痛。所以小孩子就喜欢趴着睡觉,这种姿势可以缓解疼痛。并且,中医认为脾胃属土,面朝下,面朝大地,就可以同气相求。就可以吸取大地、土地的能量来补充脾胃的不足。这种理解,在现代医学看来没有什么科学性,但是从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医来讲,这种模型的建立有着它的理论基础,并且有着他非常坚实的临床实际应用的意义。

眼皮,在中医看来,是属于脾胃的管辖范畴。如果脾虚了,那么眼皮的开合也就失去了调节功能。这种情况在小儿醒着的时候表现的不明显,如果小孩子睡着了,那么细心的妈妈就可以发现,宝宝的眼睛总是半闭着,这叫做睡中露睛,也代表着脾虚的症状。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我们常见的宝宝鼻梁青筋,许多孩子都有,但是许多家长并不知道这些信号的背后的含义到底是什么。鼻梁部位正是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如果这个部位发暗或者有青筋,也是代表了宝宝脾胃功能的积滞。大河前面写过一篇文章,是专门论述宝宝鼻梁青筋的的,有兴趣的宝妈可以翻出来看一看。

所以我们说,俯卧睁眼鼻梁青,宝宝积食病不轻。这种孩子有时候还伴有经常感冒、厌食、腹胀、四肢欠温、咳嗽等症状。

当然,疾病的初期,我们仅仅会发现有趴着睡觉、半睁着眼睛睡觉、鼻梁青筋这些症状,也不代表这孩子必然会发病,如果这个时候宝妈调理的好,那宝宝的体质很快会好转,就不会发生疾病。如果调整不好,或者宝妈根本读不懂这些信号背后的含义,那宝宝很可能会病情加重。

怎样调理?大河推荐的是小儿推拿的办法。

既然脾虚,那么补脾就可以,当然这是在疾病最初的初期。

脾穴的位置,在拇指桡侧,拇指外侧,红白肉交界的部位。北方流派认为是由指根到指尖,南方流派认为拇指螺纹面也是脾穴。

操作方法,向心性推之,指尖往指根推,可以补脾。或者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也可以旋推拇指螺纹面,每日2次,每次10分钟。补脾土,就相当于六君子汤。在大拇指的螺纹面旋推,功效就像人参白术一样的滋补身体。

是不是很简单?其实真传一句话,小儿推拿本来就是根植于民间的,本来就应该是简单有效的。现在有些网上的内容写的那么复杂,要么是故弄玄虚,要么就是你根本也不想把真东西教给大家。

脾穴是治疗食欲不振、体虚肌瘦和脾虚作泻的特效穴。和其他穴位配合使用,对于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咳喘、慢惊风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对小儿推拿感兴趣的宝爸宝妈,可以私信大河“三字经”,系统会自动回复给您两本小儿推拿三字经前辈的精华之作。

更多的儿科实用知识,尽在大河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