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么啦?3岁伢居然一天没有一滴尿!

文 / 医疗自媒体联盟
2019-04-26 12:51

文章来源: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微信公众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

有一种胖,叫“奶奶觉得你瘦”...

不少家长们都觉得孩子长得白白胖胖才是养得好,殊不知,有的宝宝你以为是胖了,其实可能是肿了!

一个月前,妈妈发现露露好像开始“长胖”了,先是小脸变圆,大大的双眼皮都变成了单眼皮,后来给露露洗澡时,妈妈发现她的大腿也粗了一圈。看着圆乎乎的孩子,爷爷奶奶乐不可支,笑着说是“喂养有功”。可慢慢的,露露的手脚也胖了,精神却开始萎靡,尿量也变少了。

3月10日,露露一整天一滴尿都没有,妈妈这才发现情况不对,赶紧把她带到省妇幼就诊。儿童肾病风湿免疫科科主任吴晓林发现露露的腹部和腿部一按一个坑,不是胖了而是肿了!尿检显示其尿蛋白大幅升高,考虑是肾脏疾病,立即收入院进行全面评估,最后确诊露露是患上了“肾病综合征”。

目前吴主任已为露露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水肿情况也得到了控制,待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后方可出院,后期还需在专科医生门诊定期随诊。吴主任提醒,肾病综合征一般经过9-12个月的治疗,临床症状都能控制的很好,但其复发率较高,一次治疗后有近一半的患儿可能在停药后复发,所以后期患儿的护理和复诊也应格外重视。

近年来,儿童肾脏疾病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儿童肾病起病比较隐蔽,家长不太容易发现,若长期忽视可能会耽误治疗,引起尿毒症甚至肾衰竭等不良后果。

孩子究竟为什么会小小年纪就得肾病?如何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预防呢?

为什么宝宝会得肾病?

小儿肾病是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占儿童住院数第二位,多发于3-6岁的幼儿,且男孩多于女孩,病因不详,易复发和迁延,病程长。

临床发现,先天性肾病和泌尿系统畸形是儿童肾脏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所以,孕前的基因检查和孕期的孕检都应注意。

一说到肾病,大家总会想到那句广告:他好,我也好....

有了娃才知道:娃好,家才好!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肾病?

1、全身浮肿。开始见于眼睑及颜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的可有胸腔、腹腔积液及阴囊、阴茎、阴唇水肿,多为可凹性。

2、血压正常或增高。

3、可有尿少或血尿。

家长若发现宝宝出现以上现象,请尽快到专科医院就诊。

由于肾脏疾病患儿容易因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反复发烧等现象,不少家长会误以为孩子只是感冒而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其实,尿常规是检测宝宝是否出现肾脏异常最直接的方法,所以当宝宝反复发烧时,千万别忘了做个尿常规检测哦。

你以为是胖了?其实却是肿了!

胖和肿都分不清,还是找医生看看更放心...

儿童肾病的常见误区

误区

误区一:小孩子不能吃盐

有的家长认为肾病患儿应禁止吃盐,还有家庭认为小孩子不能吃盐,甚至有的宝宝2岁多了家长都不给吃盐。

其实,宝宝1岁以后就可以正常摄入盐分,而肾病患儿在水肿和高血压时应短期严格限制水钠摄入,但病情缓解后不必限盐。

绝对限盐可能导致患儿疲乏无力、恶心、呕吐,严重者导致生命危险。

误区

误区二:孩子肾不好,多吃蛋白粉补充营养

不少成人和家长喜欢把蛋白粉作为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的“良药”,殊不知,过多的食物蛋白摄入,在肾病未缓解时,只是尿中排出更多的蛋白,而且可能由于蛋白质的过度负荷,加重肾小球的损害。

所以,给肾病患儿吃蛋白粉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适得其反。正常饮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才是科学的饮食之道。

误区

误区三:得了肾病怕感染,孩子只能关在家

肾病患儿在治疗期间,免疫力可能出现紊乱,体质相对较弱,确实不宜到人多的环境中,应尽量避免感染的可能。

但病情稳定后也应该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

保护儿童肾脏,应从孩子日常生活做起

①定期检查尿液:儿童常规进行尿液检查,与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部分肾脏疾病起病很隐匿,孩子常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但可通过常规的尿筛查早期发现,因此建议孩子每年进行1~2次的尿检查。

②重视“感冒”“扁桃体炎”的防治:感冒、扁桃体炎是孩子的常见多发病,在患这些小病后1~3周内可以引发“肾炎”,家长应该重视预防这些“小病”,注意查尿,并积极控制扁桃体炎。

③不可小瞧“皮肤病”对肾脏的损害:皮肤脓庖疮、疖肿这种被人们称之为小病的皮肤病,常在2~4周内可以导致肾炎,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过敏性紫癜,这种常被误认为血液病、皮肤病的疾病,可以导致肾脏严重的损害,在发病的半年内及以后要注意查尿。

④关注尿液变化,重视早期发现:

● 尿液颜色: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清亮。如果尿液呈“洗肉水”色或血样甚至有血凝块的尿(血尿),或者尿液混浊、酱油色尿液,都应引起重视。

● 尿液气味:新鲜排出的尿液没有特殊的气味。如果存在特殊的气味,如腐臭味,须警惕尿路感染。

● 尿液中泡沫增多:排出的尿液出现不容易消失的泡沫,常提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多。

● 尿频:1岁小孩每日排尿约20次,2岁时减少到10次,4岁以后膀胱排尿控制功能趋于成熟,排尿次数接近于成人的4-6次。尿频或夜尿的增多,可能是慢性肾脏功能损害、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

肾脏是人体的“净化器”,每天过滤、清洁大量的血液,把有用的东西留在血液中,将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肾脏病不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还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骨病、代谢紊乱、心血管病及心理疾病等一系列问题。

3月14日是第14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肾脏健康人人可及,处处可享”。如果能对小儿肾脏疾病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有效保护肾脏功能,甚至可以治愈儿童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