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济南3岁娃高烧伴红疹,还头疼!医生说,最近每天都有小患者来……

文 / 生活日报
2019-03-18 21:25

3月15日早上,3岁半男童桐桐(化名)身体出现不适,不仅高烧不退,还伴有头痛、咽痛、恶心等症状,而且身上起了星星点点的红疹。

桐桐被送到医院检查后确诊是猩红热,需要隔离治疗。其实,桐桐并不是个例,最近又到了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桐桐得了猩红热,需隔离输液治疗

丁先生家住济南市建设路某小区,他与妻子工作比较忙,平时都是由老人接送孩子去幼儿园。

“孩子今天早晨起床说头疼,我们一开始以为受凉感冒了,原本想让孩子的奶奶送他去医院。”丁先生说,桐桐妈妈看到桐桐的皮肤上起了星星点点的红疹,他们感觉不对劲,就请假送桐桐到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经检查,桐桐原来是得了猩红热,需要隔离治疗,这让丁先生和妻子有些不知所措。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六科副主任医师张景遥介绍,入春以来,他们科室每天都能接诊一些诸如麻疹、猩红热、流脑、水痘的小患者。

“春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张景遥说,儿童正处于生长阶段,各个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威胁着儿童健康。

春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手足口病等。“这些疾病具有传染性,接种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措施。”张景遥说,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孩子感染病毒。

同时,张景遥建议家长要做好“三晒一开”,即晒被褥、晒衣物、人常晒太阳、开窗换气,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而且家长要对玩具、课桌椅及孩子的生活用品进行消毒。

此外,张景遥建议家长要教育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坚持体育锻炼,运动前后应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6种

1、水痘

水痘起病较急,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症状,之后起痘,痘小且痒,充满液体,痘痘周围皮肤发红,主要分布在躯干、头皮,四肢稀少。

水痘期间,要注意室内通风,所有水痘结痂前尽量不要接触其他小朋友。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早期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后已耳垂为中心的肿胀,鼓包,吃东西有酸痛,嗓子疼就可能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要及时就医,不然容易引起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并发症。

3、猩红热

学龄儿童发病较高,主要表现为发烧,咽疼,全身皮疹为特点红色栗粒样皮疹。

隔离期限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 7天。

4、流行性感冒

患了流行性感冒,会有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一图教你区分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危害性较大,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患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可见疱疹,同时有发热,口痛,厌食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易惊,肢体抖动,气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等症状不及时就医,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

6、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或EV71病毒感染,危害性较小。

孩子会出现发热,口痛,厌食,流涎等症状,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 累及上腭、扁桃体、咽峡部疱疹, 很快升级为溃疡,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但无手足部位疱疹。

家长该怎样预防这些传染病呢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

2、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3、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