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怕孩子长不高?这些你必须知道

文 /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2018-08-16 18:13

说到孩子长不长得高的问题

真是操碎了很多家长的心

常言道:一白遮百丑,一矮毁所有!纵使长得再俊,但是个子矮,也会让人惋惜!身材矮小不致命,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面临升学、就业、婚恋的压力,还可能造成自卑!

孩子矮小问题的情况不能忽视,

这14个长高科普常识各位家长一定要知道!

听听武进人民医院儿科专家怎么说?

01

人的身高有标准吗?

什么身高算是矮身材?

人的身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个相对的范围,大部分人都是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区间的。

检查自己孩子身高是否正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同龄的孩子比较,如果比同龄的孩子平均矮5公分以上、长期坐在班级前二排等,就应引起重视去正规医院做检查了。

02

孩子的身高增长有规律吗?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50厘米,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第2年增长10厘米,第3年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度为每年平均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8-12厘米,持续2-3年。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03

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身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遗传因素占60%-70%。女孩身高与母亲有略强的遗传作用,男孩身高与父亲有略强的遗传作用,但远没有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的共同影响强烈。

当然除了遗传因素和疾病因素外,生活中饮食、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环境因素也是影响长高的重要原因,我们不能忽视这后天逆天改命的30%-40%。

04

身高是遗传决定,后天不能改变吗?

遗传是一个异常精密的过程,由遗传决定的60%-70%部分不容易改变;然而仍有30%-40%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

科学研究表明: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关键因素,营养、运动、睡眠、心情等都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正常发育的儿童,通过后天营养指导、睡眠指导、运动指导、心情指导、疾病预防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改善身高。

如果因内分泌异常等疾病所导致的身高落后,通过日常生活的干预是不太可能帮助身高达到正常值的,但是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都有望达到遗传身高或突破遗传身高。

05

孩子现在个子不高,以后会晚长吗?

老观念认为孩子有早长和晚长之分,“二十三窜一窜”,其实这种俗话是不科学的。

所谓的 “晚长”医学上是指青春期发育延迟,这样的孩子青春期前身高正常或略偏矮,只是到了青春期其他同龄人身高徒增而自己青春期延迟,才会显得身材矮小, 一般孩子父母也曾有晚长个的情况。如果孩子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且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则可能为晚长或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但如果骨龄与孩子年龄相匹配,则提示孩子不属于“晚长”。因此是否晚长,需要由医生做出决定,及时检查。

06

什么是骨龄?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和年龄相差在1年以内,但是在疾病的影响下可以严重落后或提前。

骨龄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人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身高增长空间,骨龄一旦成熟身高也就失去了线性增长的机会,因此骨龄是临床诊疗矮身材必须要做的检查项目之一。

07

孩子一般几岁停止长高?

一般来说女孩15岁、男孩16岁左右骨骺就已经接近或达到闭合状态,身高也就失去了线性增长的空间。

08

中国有多少矮小儿童需要身高干预?

矮小症的发病率是多少?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产代谢学组统计,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生率约为3%,全国4-15岁需要治疗的矮小儿童有700万。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7万名,治疗率不足1%。90%的矮小儿童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面临生活、就业、交际、婚恋等沉重压力,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有调查显示,97%的家长不知道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考虑使用保健品,甚至盲目进补;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发育迟缓时盲目乐观,固守“晚长”的老观念。

09

家长对待孩子的身高有哪些认知误区?

网络调查显示,只有20%的家长经常过问孩子身高并进行检测和记录;75%以上的家长无法提供目前孩子准确身高;80%以上的家长无法提供孩子一年前的身高;97%的家长不知道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70%的家长知道学校里有学期初体检,但60%的家长不知道结果或没有当回事;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乐观等待,固守“晚长”老观念;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等,甚至盲目进补……

这些往往导致错过了矮小儿童的最佳干预期,有的甚至造成终身遗憾。

10

家长在生活中如何管理孩子的身高?

建议家长首先养成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的好习惯,至少每3个月给孩子定点、定时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速率;骨龄决定了孩子的生长空间和潜力,但骨龄和年龄有可能存在严重偏差,这种情况下只按照年龄来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偏离实际的,建议家长带孩子测一次骨龄。

生活上,睡眠、饮食、运动和心理也是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因素,建议学龄期的孩子不晚于22:00睡觉并睡足8-9小时以上;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和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少吃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弹跳类运动能有效帮助孩子长高,可让孩子每天用1小时的时间进行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体育运动;心理上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不要习惯在饭前和睡前批评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生长异常病急乱投医,或轻信广告,或盲目等待,这可能耽误了孩子的最佳干预时机,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遗憾。而应该第一时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专科门诊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

11

生长激素是不是激素?

跟一般的激素有什么区别?

很多家长会谈“激素”色变,一提到激素就想到身体发胖、骨质疏松、肝肾毒性等副作用,立即表示拒绝治疗、放弃治疗,因为他们觉得“生长激素是激素,小孩子不能用”。

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生长激素通过刺激肝脏等组织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发挥其生理功能,促进骨骼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利用使血糖升高。青春发育期时,生长激素在性激素的协同作用下,更进一步引起身高快速增长。

生长激素虽然叫“激素”,但无论从来源、化学结构,还是从生理、药理作用上来说,都与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也不会产生糖皮质激素或性激素样的副作用。

12

孩子个子矮,但不缺生长激素

可以用生长激素长高吗?

当然可以。经过正规检查,确定生长激素不缺乏,但孩子如身材矮小,经医院检查明确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特纳综合征、性早熟等。根据《中华儿科杂志》矮身材诊治指南,也是可在有适应症的条件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使其身高达到正常的。

13

性早熟为什么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发育异常,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

性早熟的孩子临床表现是性征发育提前,由于提前进入青春期和身高突增阶段,一段时间内身高可能会明显高于同龄人。但是由于青春期会促进性激素大量分泌,导致骨龄快速成熟而丧失生长空间,性早熟的孩子一般会因为青春期启动太早而失去2年左右的长高时间,终身高一般会比正常儿童偏矮10厘米左右,出现小时候“鹤立鸡群”、长大了“鸡立鹤群”的现象。

性早熟的治疗目的是以改善患儿的成年身高为核心的。国外有文献报道,性早熟患儿治疗年龄越大,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终身高获益越少,对这些患者终身高没有起到任何帮助。所以要配合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已达到理想终身高,当然还应注意防止早熟和早初潮带来的心理问题。

14

口服保健品可以让孩子长高吗?

市场上关于“增高”的保健品品种多不胜数,但成份归纳为以下:

1

主要成分为赖氨酸等加钙剂和多种维生素,对促进生长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对明显生长落后者疗效不明显。

2

主要成分为蛋白同化剂类固醇,短期内有一定促生长效果,但促进骨骺过早闭合,副作用明显,对最终身高不利。

3

主要成分为雄激素,短期内有一定促生长效果,但使骨骺迅速闭合,身高增长立即停止,并可能出现女性男性化,男性性早熟,最终身材矮小。

4

主要成分为中草药,可改善食欲,帮助消化吸收,但疗效有限。且多种产品可能添加固醇类激素,可致性早熟并使骨骺提前闭合,影响最终身高。

大多数增高保健品含有性激素和其他不明成分,有些确实在短期内能够达到促进身高增长的目的,但是却会促使骨龄加速老化,透支了以后的身高增长空间,得不偿失。

文字/ 冯罗华

审核/ 杨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