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大喂养误区,均会导致宝宝便秘,宝妈们不可大意了!

文 / 养生细谈
2018-08-16 10:03

一般来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便秘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用奶粉或者添加辅食之后发生便秘的可能性就大一点,那么宝宝为什么会便秘呢,便秘应该如何调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如何判断宝宝就是便秘呢?首先,宝宝便秘不能只看次数,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消化较好,可以数天才排便,这就不能称之为便秘,有些宝宝即使一天拉几次,但是每次只有一点也可能是便秘了。宝宝便秘的表现一般是排便困难还有大便干硬。

如何与"攒肚"相区别呢?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叫攒肚,多发生在2~6个月的宝宝,而且多为母乳喂养,在此期间,宝宝的大便次数减少,但是仍为稀糊状,如果是便秘的话,大便就比较干硬,这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攒肚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只要宝宝的大便性状正常,其他表现也正常,就不要过于操心。


宝宝发生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呢?

1、吃东西太少。

吃东西太少消化后的残渣也就相对较少,大便就会变的少而稠。

2、辅食添加不合理

6个月以上的宝宝添加了过多较为精细的食物,而很少甚至没有增加粗粮膳食纤维的摄入,就容易导致便秘。

3、过早添加固体食物或者一次性添加太多食物。


4、钙摄入过多

常见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同时还补钙,这样容易导致体内钙过多与肠道内的脂肪结合形成一种容易导致便秘的物质。

5、生活环境影响

有些孩子奶奶爷爷带几天,姥姥姥爷带几天,爸爸妈妈带几天,这样容易破坏孩子的生活环境的稳定性,不能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更容易导致便秘。

6、宝宝的喂养过于干净

人们常说宝宝的饮食要注意卫生,但不知道过于干净也可以致病。如果家长过于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比如母乳喂养前要清洁乳头等,都可能破坏孩子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菌群失衡从而引起便秘。

7、母亲的不良饮食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的饮食也可以影响到宝宝,比如妈妈吃的多是辛辣刺激的食物,宝宝发生便秘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宝宝发生便秘的时候要如何调理呢?

1、母乳喂养

对于宝宝来说最好的食物便是母乳,母乳喂养有助于宝宝的吸收和消化,出现便秘的情况也较少,因此有条件的妈妈要尽可能给宝宝提供母乳。

2、改善饮食

如果添加了辅食宝宝,要注意多增加水果、蔬菜、粗粮的摄入,均衡精细食物,促进宝宝消化。

3、多喝水

喝水有助于宝宝的肠胃蠕动,增加排便。


4、多运动

鼓励宝宝多爬或多走动,促进胃肠蠕动。

5、如果是补钙引起的要停用。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只补充维生素D,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基本可以不用补钙。

6、按摩腹部

适当的按摩有助于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蠕动。妈妈们可以在宝宝洗完澡后,用手在宝宝肚脐眼周围慢慢按摩,左右手交替,每次50~109下。


7、按摩肛门口

家长可以用手指按摩宝宝肛门口,也可以用蘸水的湿毛巾轻轻按摩,这样做可以刺激宝宝的排便。

8、人工通便

如果宝宝便秘较严重,可以用甘油、开赛露或者肥皂条等帮助其通便,但这些方法较为少用,问题严重还是应该及时就医。

9、注意预防

如果宝宝可以接受马桶,每天让他在马桶上坐一会,开始可以用它喜欢的东西来满足他,让他放松,知道他产生便意。

宝宝便秘了家长不要过于着急,找清楚原因再对症处理,这样才能让宝宝尽快恢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