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第一个吻!

文 / 湖北疾控健康教育
2018-08-02 00:34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主题是“母乳哺育 生命之根”。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作为新手妈咪,在经历了开奶、催奶、回奶等扎心疼痛后,不少妈妈也时常吐槽“喂个奶咋还这么多事?”但是,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为了这份37度的母爱,都在默默的坚持!

今天,控姐就为大家整理了妈妈们哺乳期间经常遇到的难题,一起来看看吧。

一、关于开奶的时间和秘诀

1、开奶时间越早越好!

如果顺利分娩,母子健康状况良好,婴儿娩出后应尽快吸吮母亲乳头,刺激乳汁分泌并获得初乳。

正常新生儿第一次哺乳应该在产房开始——当新生儿娩出、断脐和擦干羊水后,就可以把宝宝放在妈妈身边,与妈妈皮肤接触,并开始让婴儿分别吸吮双侧乳头各3~5分钟,可吸吮出数毫升初乳。

剖宫产妈妈离开手术室回到病房后,只要医生允许,就可以给宝宝哺乳了。因为剖宫产需要平躺6小时,这时妈妈可以让护士或家人帮助,将宝宝放在自己的胸口上,让宝宝趴着吮吸自己的乳头,两侧轮流吸,对于尽快刺激下奶意义重大。

2、开奶的秘诀——宝宝的吮吸!

在哺乳初期,为促进乳汁的分泌,妈妈可以按每天10-12次的频率进行哺乳,也就是每2-3个小时哺乳一次。

在宝宝长睡眠期间,妈妈可以增加一次吸奶器或手动挤奶帮助乳汁排空,从而促进乳汁分泌。

每次哺乳之后,妈妈记得及时喝一杯温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促进乳汁的产生。

二、关于哺乳喂养的姿势

大多数宝妈,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宝宝喝奶嘴里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听起来很费劲,小脸憋得通红。宝宝嘬破了乳头表皮,疼得你龇牙咧嘴。乳头保护霜抹了一层又一层,乳头结痂又破皮,如此反复。

其实,只是用错了姿势而已。

哺乳时,妈妈和宝宝都是最幸福的,不应该出现疼痛感。哺乳姿势不对,宝宝喝着费劲,妈妈也不舒服。

宝宝衔乳姿势:

正确的衔乳应该是这样的:宝宝将乳头含在嘴里时,上下颚直接接触的不应该是乳头,而应是乳晕!宝宝的鼻子、嘴唇和下巴都很靠近乳房,这样可以有效地吃奶。

如果妈妈乳房比较丰满,在喂养新生儿的时候,记得用手指在乳房上,为宝宝按出一块可供呼吸的空间哦!

妈妈哺乳姿势:

每个妈妈都有自己感到最舒适哺乳姿势。当然,身体状况的不同,建议采用的哺乳姿势也不一样。

下图是4种常见的哺乳姿势:

三、奶少奶多都发愁?

不得不说,母乳喂养有时会发生: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那么,母乳不足到底该怎么办呢?

发现母乳不足时,除了感到沮丧,大多妈妈还会走进一个误区——开始思考“吃什么能多产奶?”

事实上,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基本没有妈妈会因为自身营养问题造成母乳不足,因此妈妈无需将注意力都放在饮食上——过度的进补反而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奶水里脂肪含量高,造成乳腺管堵塞,不利于下奶,同时还会引发宝宝消化不良等问题。

母乳不足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心态、放松心情,不要有“我对不起宝宝”的自责心理,而是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追奶这件事。

让宝宝多吸吮是最有效的办法,当然,科学的膳食搭配和良好的睡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乳汁的分泌。此外,还可以找催乳师试试。

奶水太多又该怎么办呢?

有的妈妈奶水比较多,宝宝一次喝不完,此时便需要挤出蓄积在乳房内的多余奶水。否则,奶水长期蓄积在乳房内,可能会造成乳房的感染。

此外,妈妈们总是有不方便喂奶的时候,在两次哺乳的间歇时间内可以挤出奶水,储备起来为不方便哺乳时提供应急乳汁——例如妈妈生病或是因生病吃药不方便给宝宝喂奶的时候。

随着时间推移,只要喂养或追奶方式得当,一般大家都能实现供需平衡!

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宝宝吞咽时的咕咚咕咚,这就是爱。哺乳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打一场“持久战”,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