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睛近视?多半是因为家长不了解近视。

文 / 眼力健
2018-07-19 12:33


近视可以治愈吗?

近视这类疾病在一定年龄段发展形成后,没有有效治愈方法,并且近视多累及双眼;近视度数超过一4.00D以上的中高度近视的双眼裸眼视力常在0. 05~0.3,处于国家法定盲的上界和低视力范围;高度近视所导致的眼组织过早衰老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正常眼压性开角型青光眼等,可导致视力丧失、工作能力丧失;近视引发的失明常发生在40岁以后,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图片源自网络)

近视可控制吗?


近视的可控制性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如果我们可以控制眼轴、控制屈光度的增长,就有可能控制近视的增长!


1.知道了眼睛是长出来的,只要计算出生长速度,针对平均速度、快速增长期,可以采取不同方案,控制增长,就有可能控制近视。眼睛的增长大概如下:

2.眼睛是身体最精密的器官,测量的尺子是以1/1000mm或者μm计算的。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3—15岁之间,眼睛仅增长约1mm,而身高从50cm增长到约160cm,增长了约110cm,也就是1100mm,眼睛与身高增长的比约为1/1000。所以,眼睛的增长几乎被忽略。


单语近视相比,1mm相当于-3.00D,这对于任何近视来讲,都是一个质的增长。-3.00D可以使没有近视的成为轻度近视;使-3.00D以下的轻度近视成为中度近视;使-6.00D以下的中度近视一跃进入高度近视;使单纯的、良性的-8.00D以下的高度近视发生质的改变;使超高度近视-10.00D和重高度近视-15.00D终将成为发病率约为0.1%的病理性近视,这是一个基本定数,近视人群中基本上有0.1%的人是中年后失明的病理性近视。一旦进入-8.00D的高度近视,近视的发展将是终身的,尽管其速度极为缓慢,每年不足-0.15D,如若与寿命(80—100岁)相乘,有可能形成-10.00D以上的病理性近视!


3.将眼睛的增长与相应的屈光度增长分解为年、月增长,用以判断眼睛是否正在增长及计算增长的速度。屈光度变化与眼轴增长关系如下:

10年 1mm = -3.00D

1年 0.1mm = -0.30D

6个月0.05mm=-0.15D

3个月0. 025mm=-0.075D


4.对于不同年龄,将眼睛的增长计算在内:

3岁22mm

6岁22.5mm

7岁22.6mm

10岁22.9mm

13岁23.3mm

15岁23.5 mm

近视的预测、控制


针对我们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各年级学生的动态眼屈光状态特点的研究分析,特别是针对近视化早期的表现,我们提出:有针对性地对相应人群采取综合、简易的手段,对其近视度数进行医疗干预,以期达到控制近视的目的。


干预手段包括:

1.未患/初患近视(隐性/高危)人群的基本干预手段:

(1)降低眼球膨胀力:控制眼压。

(2)增强巩膜胶原纤维抗张力能力:冷敷。

(3)增加脉络膜牵拉:改善微调节。

(4)减少巩膜张力:改善阅读姿势

(5)全光谱:户外活动。

(6)抗衰老:补充微量元素。

(7)改善微循环:有氧运动。


2.已患近视人群的控制手段:

(1)应进行有关的科普知识宣传:近视眼早期退行性病变和多种失明性严重并发症。

(2)实现严格的随访性监控和及时实行预防性治疗。

(3)有氧运动:增加脉络膜循环速度,营养视网膜。

(4)冷敷:增强巩膜胶原纤维抗张力能力。

(5)营养疗法:食疗,补充微量元素。

(6)配戴OK镜或RGP镜:获得清晰的高质量的裸眼或矫正视力,对近视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或控制。

(7)控制眼压:减少眼球内在的膨胀性。

(8)控制近视/抗巩膜溶解:多巴胺和MMP受体抑制剂。

(9)视力的光学矫正:各种框架眼镜。

(10)前面提及的基本干预手段。


3.对于中高度以上近视眼人群的控制手段:

(1)应进行有关近视眼早期退行性病变和多种失明性严重并发症的科普知识宣传。

(2)实现严格的随访性监控和及时实行预防性治疗。

(3)3—6个月随访检查,系统规范预防性治疗。



以上内容摘自《拒绝近视 石一宁大夫有话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眼力健视光专业近视防控诊疗团队,有效控制近视增长,防止眼底病发生,引进先进设备仪器,对眼睛进行全方位检查,近视诱导原因、如何矫正近视,建立用户眼健康档案,终身受用。


眼力健视光,为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