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医健康传播】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来势汹汹”,大家需注意防护

文 /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2018-06-15 01:15

临床工作中发现,今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去年显著增加。据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数据统计,4月因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就诊患儿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1.03倍和4.5倍,5月因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就诊患儿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5.6倍和12.1倍,6月1日至6月10日因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就诊人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3.7倍和8.0倍。

发病年龄: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大多为柯萨奇病毒所引起,A组2、4、6、9、16、22型皆可引起此病,B组1~5型也可致病,但较少见。此外,埃可病毒3、6、9、16、17、25型和肠道病毒70型也可引起本病。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潜伏期为2~4天。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手足口病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这两种疾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但疱疹位置不同,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臀部、关节、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多在咽峡部,手足和臀部则并没有疱疹。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但部分手足口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此时两者鉴别比较困难。手足口病有一定比例会转成重症,但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多为4-6天,病情自限,极少转为重症。

治疗: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热药。抗病毒治疗可选用利巴韦林、干扰素α喷雾等。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但如考虑合并有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中药辩证治疗一定效果,也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且有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研究报道的中成药。

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要勤通风,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及多休息。避免儿童与患儿密切接触。一旦发现孩子患病,除了要及时带孩子就诊以外,还要注意和其他孩子保持隔离,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