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停留在“延迟满足”

文 / 曲韵谈儿童心理
2018-05-24 09:00

特别关心亲子育儿知识或读过发展心理学的家长可能听说过“棉花糖实验”。

7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心理系对附属幼儿园的孩子做了一个经典实验。他们让这些两三岁至五岁的孩子每人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房间的桌上有一块棉花糖。实验员告诉孩子自己会出趟门,如果孩子现在把棉花糖吃掉,那就没有别的糖了;但是如果能等实验员回来后再吃,那么孩子会额外得到一块糖作为奖励。

暗藏的摄像头把好几百名孩子的测试表现记录了下来。有的孩子完全忍不住,实验员还没出门,糖已经进嘴里了;也有的孩子忍得挺艰难,有故意不看棉花糖的,有唱歌硬忍着的,也有闻闻舔舔很痛苦的……但是确实有15%的孩子忍住了,直到实验员回来兑现了奖励。这些能忍住的孩子的表现就被叫做“延迟满足”。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脾气秉性都不一样,有这些表现差异是正常的,但关键在于后面的追踪调查。追踪发现,那些能延迟满足的孩子在后续高中阶段的表现更好,无论是学业表现还是同龄交往都非常突出,各个方面名列前茅;而那些没有经受住诱惑的考验、早早把糖吃掉的孩子,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都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

这个结果让人们开始不淡定。

大家纷纷认为孩子应该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因为延迟满足能让孩子在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个逻辑乍一听没毛病,于是很多家长开始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行为,孩子想要的东西先不给,等五分钟十分钟甚至一天两天再给。

训练延迟满足行为?不对!

这个做法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因果倒置

并不是因为孩子能够延迟满足,所以心理素质好,因而学业成绩好,人际关系好。而是因为孩子的心理素质好,智力水平足够,能够给自己设定目标,行为能自律,并且相信与实验员的约定能够被执行(包含人际关系的因素),然后他才能做到延迟满足。先有因后有果。

该训练的到底是什么?

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经受一些挑战,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有的做不到,有的能做到。这其中,先天影响确实占了很大因素,但后天的影响也同样存在。

…………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记住,不要只停留在延迟满足这个表面行为现象上。很多家长容易只停留在表面,非让孩子产生某个行为,这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去背后找原因,为什么能表现出这个行为,不管行为是好是坏。如果是坏的行为,需要帮孩子进行纠正,那么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治本而不只是治标;如果是好的行为,希望鼓励孩子保持,那么也找到原因,探究是动机问题、目标设定还是自律问题,随后有针对性地去专项训练某一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只要求某一个行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