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健康第一方的基础上加几味药,竟能破解女性月经的这种难题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20-03-29 00:10

有一个女性常用的方剂,是中医妇科临床上补血、调经的基础方,颇受女人的喜爱,而且还有中医妇科第一方之美誉,想必说到此处,已经有人猜到它是谁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中医认为,女人以血为本,而四物汤却是理血的第一良方,对女人的身体健康的确大有裨益,就连清代名医汪昂都称赞道“血家百病此方宗”。四物汤最早出自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补血和血之功,可治“营血虚滞诸多证”。原方为熟地黄、川当归、白芍药、川芎各等分为粗末,每次三钱水煎,空腹服下。当然四物汤最初的用途并不是用在妇科领域的,而是外伤,但随着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收录,后世医家便广泛地将四物汤运用于妇科领域,而且收效良多。而自此之后,四物汤的运用更为广泛,比如你有头晕心悸、面色无华或萎黄、唇甲舌淡,或月经不调、舌淡、脉细等,就可服用此方,用饮片久煎,也可以打成细粉泡水喝,也可以加生姜、陈皮混合与红糖熬块。不过,不是每个人虚的程度都一样,每个人或许还有别的兼症,所以四味药的比例可以稍微变化。四物汤可以说是一个百变神方,在不同情况它的君臣佐使可以发生变化。比如原方以熟地黄为君,因其为滋阴补血要药,所以血虚明显可稍加熟地之量;假如血滞较重,则以川芎为君药;如常有腹痛,以按为舒,则以白芍为君;若月经不调明显,则以当归为君。由此可见,此方实在太过精妙,方中每一味药皆可为君药,而且剂量一调整,就大有乾坤,堪称是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四药配伍实在精妙,后世医家多用,还常融会贯通于自己的方中,出现了许多加味四物汤,比如元代名医王好古治疗血虚兼瘀的桃红四物汤(原名加味四物汤),又比如清代杰出的名医、妇科专家傅青主,也有一首加味四物汤,而且也是奇妙的紧。这里我们重点说说清代名医傅青主的加味四物汤,全方药物为:大熟地(九蒸)一两,白芍(酒炒)五钱,当归(酒洗)五钱,川芎(酒洗)三钱,白术(土炒)五钱,粉丹皮三钱,元胡(酒炒)一钱,甘草一钱,柴胡一钱,水煎服。傅青主爱用此方,是为了治疗“妇人有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寒热往来”的这种月经病难题,此病因妇人经行之时,腠理大开,未能避得“虚邪贼风”,风寒侵袭,入半表半里之处,使得肝气闭塞(半表半里之处多为筋膜之间,筋膜之病乃肝系之病),而肝为血海,肝气不通,血海不畅则经水易闭。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想,此与小柴胡汤所治之证——妇人中风,热入血室,十分相似,但血虚之本又比小柴胡汤证更明显,所以以四物为基础,补血和血以治本;再借小柴胡之法,柴胡、白芍与丹皮宣解肝经风郁;此外,用甘草、白术、元胡以利腰缓急止痛,沟通表里,走窜经络,使风郁难留。如果加入荆芥穗(炒黑)一钱,能增强祛表邪之力,使得风邪从半表半里而出之后,再给把劲儿,就被赶出了门,恢复表卫之功,邪难再犯。由此可见,很多经典良方,即便经过加减化裁之后,仍然有可能继续成就另一个经典良方,这也是中医的奥秘所在。人们常说,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其实,配伍何尝不是?全方加减一药,往往能够形成不同的格局,成就不同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