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跨国药企去年收入曝光,5家企业两位数增长,中国是重要贡献

文 / 健识局
2020-02-20 08:22

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陈广晶

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AI财经社旗下医疗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在关注抗击疫情的进展之余,陆续发布的跨国药企成绩单也是让业界关心的大事儿。

据健识局统计,2月10日以来,已有至少15家跨国药企发布了2019年财报。辉瑞、罗氏、诺华名列前三,其中辉瑞的销售额518亿美元,罗氏495.9亿美元,诺华474.5亿美元。

根据上述数据,罗氏、默沙东、GSK、BMS、阿斯利康的销售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百时美施贵宝增速最快,达到16%。

从业绩增长情况看,至少默沙东、罗氏、阿斯利康等企业在华市场表现仍然可圈可点,甚至可以说,中国市场是跨国药企业绩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受到新冠肺炎,以及医改持续推进带来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跨国药企2020年业绩增长恐怕会受到影响。这些企业要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还需要做出更多改变。

事实上,在跨国药企耀眼的收入背后,来自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已经发生作用。

2019年中国的医药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带量采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倒逼之下,过专利期原研药不是价格大跳水,就是市场萎缩,甚至二者同时到来。至此“专利悬崖”正式成为常态。跨国药企在中国“躺着赚钱”的日子宣告结束。

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减少原研药受冲击给业绩造成的影响,巨头们的战略调整越来越频繁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辉瑞普强与迈蓝合并,默沙东、GSK做业务拆分,拜耳重组研发中心、裁员,以及多名高管集中辞职等,都在轮番上演。

业内人士指出,所有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指向瘦身业务,聚焦专利创新药。

毫无疑问,挑战也会带来了机遇,在医保谈判、带量采购动态进行之下,跨国药企的创新药、质优价廉的过专利期药品,也将实现大放量。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中,中国市场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品种进医保

多家企业中国市场增速较快

2019年,在医改持续推进中,尽管带量采购让跨国巨头们不得不面对“专利悬崖”,但是药品神评审批速度加快和医保动态谈判准入,也为其创新产品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从结果看,15家跨国药企中,有7家在华业绩实现增长,且幅度高于整体业绩增速,成为驱动力量。默沙东在华业务增幅甚至达到58%。罗氏和阿斯利康的增幅也超过了30%,分别是36%、35%。

根据默沙东首席商务官Frank Clyburn所说,该公司在华业务增长的“基础很广泛”,很大程度上来自创新产品组合。除了PD-1(可瑞达)、HPV疫苗(佳达修),纳入医保的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等也都起到了主要的驱动作用。

可以看到,默沙东的丙肝治疗药物艾尔巴韦/格拉瑞韦已经进入了医保目录,未来将实现更大放量。

罗氏和阿斯利康也都是医保谈判的大赢家。

罗氏早在2017年已经有利妥昔单抗、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王牌进入医保。其中曲妥珠单抗还曾因需求量忽然增加造成断供。2019年其销售额13.9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45%,中国市场功不可没。

在2019年的医保谈判中,罗氏的阿来替尼、帕托珠单抗、奥玛珠单抗也进入了医保,市场可期。

基于喹硫平、替格瑞洛等药物,阿斯利康2019年在中国的收入达到49亿美元,增长35%,贡献全球业绩的21%,挽回了在欧洲市场失利,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而在奥希替尼、奥拉帕利、罗沙司他、达格列净等新一批核心产品纳入医保基础上,阿斯利康确实有理由认为2020年又一个将取得不少重大进展的年景。

图/ 视觉中国

还有一家值得一提的企业是辉瑞,虽然其2019年营收较上年缩水约4%,但是中国市场却增长了7%。辉瑞核心医疗集团总裁黄玮明(Angela Hwang)在Q4财报电话会议上曾表示,该公司的13价肺炎疫苗沛儿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且还有市场潜力。

作为新兴市场业务驱动因素之一,辉瑞的自体免疫疾病药物托法替尼也通过于去年年底通过谈判纳入医保,2020年预计将给辉瑞的业绩带来更多促进。

穷则思变

跨国药企战略调整频繁

2020年1月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了最受关注的问题。而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各行各业全面复产复工却仍然有待时日。

尽管对中国的发展有信心,当谈及2020年中国市场销售目标时,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的跨国药企,还是表达了业绩会受到不利影响的预判。

而在这种影响下,跨国药企更大规模的战略调整已经开始了。

图/ 视觉中国

2月12日,赛诺菲宣布改组公司管理层,4位高管将离职,其中包括医疗和数字官Ameet Nathwani、基础保健业务负责人Dieter Weinand、业务转型负责人Dominique Carouge和对外事务负责人Kathleen Tregoning。

在此基础上,赛诺菲向Hudson汇报的执行委员会,将从14名成员缩减至10名成员,并将围绕特药(免疫、罕见病、血液、神经、肿瘤)和疫苗业务任命更具针对性的管理人员。通过业务精简和管理层重组,赛诺菲承诺,到2022年运营成本或将降低20亿欧元。

同一天,拜耳宣布将旗下400名研发员工转移到一个“成熟的研究中心”就任。而这个中心将由德国CRO 企业Nuvisan在柏林建立,将专注于跨越药物发现周期的小分子研究。

2月6日,默沙东已经宣布将剥离其女性健康产品,成熟产品和生物仿制药产品,并成立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新公司暂被成为“NewCo”,其业务范围涵盖皮肤,疼痛,呼吸,优选过的心血管产品,及其余默沙东涉及领域的产品。

几乎同时,GSK也宣布在未来两年内该公司将分为两个实体,将分别专注于药品和药物开发和消费者医疗保健产品。

通过此次拆分,到2022年,预计GSK每年可节省7亿英镑,并从2022年起改善运营绩效。同时,GSK也启动了比利时疫苗业务的重组计划,预计裁员720名。此外,GSK也为大规模的消费者医疗保健业务分拆做好了准备。

当然,即便不是疫情影响,无论跨国药企还是本土药企,在中国医改进入深水区,非专利药进入微利时代,创新药大利好的政策、市场导向下,要想承接利好,实现快速发展,梳理现有产品线,提升运营效率,重组架构,都必须是重头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