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社会心态”,更该以公共治理呼应

文 / 燕赵都市报
2019-12-27 08:53

12月26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调查显示,从性别方面,中国女性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男性。但中国男性婚姻满意度高于女性。从地域和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东北地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年龄段方面,70后和80后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得分较高,90后心态最为积极。(12月26日中新网)

“社会心态”是一个宏大命题,每年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几乎就是一部厚重的社会学田野调查专著。事实上,相较于其中的庞大论述,媒体所提取出的某些“关键结论”,无疑更受到关注。以性别、地域、年龄等指标分类,我们看到了不同群体的不同“心路”。而在“满意度”“健康状态”“幸福感”等标签之下,整个社会结构、所有社会成员,都完成了一次心理学意义上的“建模”。准确感知“社会心态”,于公众个体,于公共部门,都是极有必要的。

《社会心态蓝皮书》中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实则都没有超越常识范畴,也是高度契合普通人日常观感的。比如说,“收入和就业最影响幸福感”“一线城市男性在压力上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这简直是不言自明、人尽皆知之事……对于物质资源、社会地位的激烈竞争,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础规则,也是形塑社会心理的底层力量。就此来说,“心态”就是特定生活、特定人生必然的客观结果,而不以个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做什么工作”“赚多少钱”,相当程度决定了焦虑不焦虑、开心不开心。世道如此,规律如此!

然而,除了重复“常理”,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蓝皮书”中另一些有趣的结论。例如,“东北地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要知道,近年来“东北衰落”已成全民话题。或许,这又是东北人所特有的豁达精神和乐观性格的功劳。从他们身上,我们又看到了“自我调整心态”“以内心战胜现实”的可能性。

一年又一年的《社会心态蓝皮书》,照例是对整个社会心理健康状况的全身CT,然而超越那些分散的、零星的“调查结论”,我们又该得到何种启示呢?所谓“心态”,到底是先赋的还是自致的?究竟是“心态决定成败”还是“成败决定心态”?很大程度上,我们并没有洞悉“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与之相关的纾解、调适与引导更是无从谈起。

将“心理健康”更多纳入公共评估,为“心理建设”寻求更多解决方案,这是我们社会的责任。越是充分了解“社会心态”,便越该坚定及早行动的决心。

(燕都融媒体 蒋璟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