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女性自身健康,了解宫颈癌疫苗接种

文 / 绘佳健康
2019-11-26 00:57

我国最新公布的肿瘤统计报告中,女性高发肿瘤乳腺癌排名第一,宫颈癌排名第六,子宫癌排名第八;死亡率乳腺癌排名第五,宫颈癌排名第八,卵巢癌排名第十。

除了乳腺癌之外,女性独有的生殖系统肿瘤也对女性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此次便来说一说宫颈癌及其预防。

宫颈癌是什么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龄较轻的患者多是原位癌发病,年龄较大的则多是浸润癌,死亡比例大约在新发病例的一半左右。病因多见HPV感染。

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和宫颈癌疫苗的研发,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能够更好的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以及死亡数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疫苗的接种

宫颈癌疫苗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的有效预防手段,但宫颈癌疫苗也有分类,每个分类针对预防的疾病范围各不相同。

九价的宫颈癌疫苗进入大陆后,因为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很多女性主动前往接种,甚至发展到了需要预约的情况。

但真的全部女性都需要接种宫颈癌疫苗吗?如果接种必须接种9价的吗?

首先要说,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需要接种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疫苗接种公认的免疫效果最佳年龄在9~14岁,13~26 岁可以补种,并且最好在首次性生活之前。

特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27~45岁的女性也可以进行接种,但根据接种疫苗的分类,效果并不相同。

宫颈癌疫苗分类

宫颈癌疫苗主要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三种。“价”代表了疫苗可预防的病毒种类。

二价疫苗
可以预防由HPV16和HPV18型病毒感染,大约占宫颈癌发病可能的70%,适用于9至25岁的女性,第0、1、6月分三次进行接种。

四价疫苗
可以预防6、11、16、18型HPV感染,不仅仅能够预防部分宫颈癌高危HPV病毒,还能够预防可能出现的外阴尖锐湿疣。适用于20至45岁女性,第0、2、6个月分三次进行接种。

九价疫苗
则针对HPV6、11、16、18、31、33、45、52、58九种亚型,能够预防90%左右的宫颈癌,还可以预防可能由HPV引起的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肛门癌、生殖器疣、持续感染、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等。

二价疫苗的推荐接种年龄为9~25岁,四价疫苗的推荐接种年龄是20~45岁,此次批准上市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到26岁的女性。

如果已经错过了推荐接种的年龄,就没有必须接种的必要,可以通过宫颈癌筛查进行预防。

如果在接种之前已经感染了HPV,或者曾经感染过,那么免疫的效果会差很多,也就没有接种的必要了。

其次,并不一定非要接种九价疫苗。

九价能够预防9种HPV病毒,四价疫苗也能预防4种HPV病毒,并且还能预防阴道癌、肛门癌等,而二价主要针对的是2种高危HPV病毒类型,只有女性能够接种。

大家普遍觉得预防范围越广越好,其实二价和四价也同样够用。因为接种疫苗后,你同样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不能接种,如何预防

如果已经超过推荐年龄,或者不想接种,可以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近年来,通过宫颈癌细胞学筛查,同样可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减少宫颈癌的发病。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以及HPV检查这两项非常主要,如果30岁后这两项检查结果正常,可以每5年进行一次筛查。

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并不预防所有宫颈癌类型,接种后的效果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同样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总体来说,宫颈癌疫苗请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进行接种,就算是超年龄接种,也没有什么坏处,但接种前最好咨询医生,并且接种后也不能忘记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