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是不是变成癌了?

文 / 护你
2019-05-05 11:08

到医院复查B超,刚刚拿到报告,我看超声提示肌瘤变性了,这个是不是就是变成癌了……

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是不是变成癌了?

后来进一步了解,她的肌瘤考虑是发生了囊性变,这是子宫肌瘤发生的一种退行性变,而并不是恶变。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我们平时说的子宫肌瘤变性,大多情况是子宫肌瘤因缺血等因素而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只有极少数变性是恶性变。

子宫肌瘤常见的退行性变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萎缩

妇女绝经后,子宫肌瘤往往停止生长,肌瘤的体积亦相应萎缩变小。

二、透明变性

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是最常见的退行性变,除较小的肌瘤外,一般的肌瘤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透明变性。这种退行性变常由于肌瘤缺血使肌细胞逐渐萎缩,代之以纤维组织增生,并进而发生纤维细胞胶原化,其过程是逐渐缓慢形成的。肌瘤越大,退变常越广泛和明显。因此,含纤维组织成分较多的肌瘤,透明变性也较明显。即使肌细胞多的肌瘤,往往也可见散在的小区域的透明变性。

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是不是变成癌了?

肌瘤的切面,透明变性的区域常常失去肌瘤的特有的漩涡状纹理,而代之以灰白色、色浅、均质的外观,质地较硬。透明变性可呈散在的斑块,也可融合成大片,甚至整个肌瘤几乎全部发生透明变性。

三、黏液变性

黏液变性或称黏液样变,较为少见。特征是肌瘤的纤维基质内出现嗜碱性,染成淡蓝色的黏液样物质,黏液增多时可形成黏液湖将肌细胞分开。黏液变性的肌细胞无不典型性改变,也无核分裂象,肌瘤的边界清楚,可与黏液性平滑肌肉瘤区别。

四、囊性变

囊性变或称假囊性变,往往是透明变性的进一步发展,偶尔可继坏死后发生,但亦可独自发展而成。

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是不是变成癌了?

常在透明变性区域,因透明变性易于液化,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腔内充满草黄色清亮的液体或血性液,囊腔可融合成大囊,致使肌瘤质地变软呈囊性。有人认为是黏液变性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囊性变,腔隙内由清液或血性液代替黏液,并融合成大囊。

五、脂肪变性

脂肪变性是肌瘤中较为少见的一种变性。常继发于透明变性或坏死后,故常与其他变性如透明变性、黏液变性等合并存。脂肪变性严重时可聚集成片,肉眼可呈淡黄色区域。

六、红色变性

红色变性,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多发生在妊娠期或产褥期,亦可见于非妊娠妇女有蒂肌瘤的扭转或嵌顿。

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是不是变成癌了?

子宫肌瘤发生红色样变性时,可伴有突然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呕吐及小腹痛,检查时肌瘤变大,局部张力增加,有触痛。发生于妊娠或产褥期者,症状较非妊娠时严重。

七、坏死

坏死可发生在任何类型的肿瘤。多由于血液供应不足或重度感染后发生组织的坏死。常见于有蒂肌瘤的扭转或黏膜下肌瘤嵌顿于子宫颈口或脱出于宫颈口外。后者往往伴发感染性坏疽。

八、钙化

子宫肌瘤内出现钙化并不少见,最容易发生在血液循环障碍时,因此常见于绝经后,继肌瘤萎缩后发生;也可发生于根蒂较细的浆膜下肌瘤;此外,子宫肌瘤透明变性或坏死后也可发生钙化。钙化的肌瘤质地往往很硬。

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是不是变成癌了?

九、感染及化脓

子宫黏膜下肌瘤最易受到感染,因为生殖道的细菌极易因此而侵入。黏膜下肌瘤表面覆盖的黏膜很薄,由于缺血、坏死,黏膜可能脱落形成溃疡,细菌可由此向肌瘤的深部侵入,亦可发生化脓,形成单个或多个脓肿。

子宫肌瘤由于缺血等因素,可发生上述某种退行性变,亦可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退行性变。

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较少见,有资料显示为0.4%-0.8%,多见于绝经后子宫肌瘤伴疼痛和出血的患者。若绝经后妇女肌瘤增大需要警惕。肌瘤恶变后,组织变软,灰黄色,似生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变性,是不是变成癌了?

当检查发现有子宫肌瘤,肌瘤较小,没有症状,没有影响生育,那么可以暂时先观察,隔3-6个月做一次B超复查。如果检查肌瘤体积大或者引起了膀胱、直肠等压迫症状,引起了月经量增多及继发贫血,影响了怀孕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是目前保宫治疗子宫肌瘤很好的一种治疗选择,它不开刀、不流血、治疗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快,若检查评估需要手术,适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治疗,那么可以首选这种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