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遗传性乳腺肿瘤的特点、预防措施与检测现状

文 / 良医汇
2018-06-05 16:03

为了推进中国遗传性肿瘤的学科发展,2018年5月20日,华大基因在深圳召开了遗传性肿瘤高峰论坛。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多位在遗传性肿瘤领域建树极高的专家与会,多维度交流沟通学术前沿进展,共同探讨肿瘤遗传风险评估的规范化。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徐兵河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王树森教授、以及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的Ava Kwong教授就遗传性乳腺肿瘤的特点、预防措施与检测现状进行了热烈讨论。

论遗传性乳腺肿瘤的特点、预防措施与检测现状

徐兵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副理事长

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团成员

国际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共识(ABC consensus)专家团成员

论遗传性乳腺肿瘤的特点、预防措施与检测现状

王树森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乳腺病区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论遗传性乳腺肿瘤的特点、预防措施与检测现状

Ava KwongMD,PhD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助理院长、外科学系临床副教授、乳腺外科主任

香港遗传性乳癌家族数据库主席

2006年,发现全新的BRCA2基因突变,获香港国际肿瘤会议颁发【青年研究员奖】。

2007年,在国际外科学会之国际外科会议周获颁【国际乳腺科最佳医学文献奖】。同年重返玛丽医院,另成立香港遗传性乳癌家族数据库,并担任主席。

2008年,获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提名为顾问。

2009年,担任香港外科医学院Women's Surgical Chapter创始人及主席,美国妇女外科医生协会国际委员会主席。

2011年,成为香港外科医学院首位女性委员。

2013年,出任香港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助理院长(发展及知识交流)。获颁香港大学医学院哲学博士及成为香港食物及卫生局癌症事务统筹委员会委员。

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

徐兵河教授:首先应明确遗传性乳腺癌和家族性乳腺癌是两个不同概念。家族性乳腺癌不一定遗传,但是遗传性乳腺癌通常有家族聚集现象。

遗传性乳腺癌往往具备以下特点:

1、最大特点是患者往往存在与遗传相关的基因突变。最常见的是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还有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包括P53,PTEN等;

2、第二个特点是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家族内可有多人患有乳腺癌、卵巢癌或其他与基因突变有关的肿瘤,如黑色素瘤、胰腺癌、前列腺癌等;

3、第三,患者发病年龄较轻,通常在40岁前发病;

4、第四,患者的病理类型以三阴性乳腺癌为多,反之三阴性乳腺癌中遗传性乳腺癌的占比较高。

乳腺癌是否为遗传性乳腺癌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

徐兵河教授:乳腺癌患者是否因遗传所致,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若乳腺癌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有乳腺癌或其他相关肿瘤,如前列腺癌、胰腺癌等,或患者所患乳腺癌为三阴性类型时,则应当进行遗传基因筛查。患者需检测BRCA1和BRCA2基因是否存在突变,如出现突变则可能为遗传相关乳腺癌。BRCA1和BRCA2为最基本的检查,根据NCCN指南,遗传性乳腺癌的基因检查应是多个基因组合。

Ava Kwong教授:乳腺癌患者家族史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内聚集有时源于外来因素,因此需进行相关基因检测才能明确。

王树森教授:乳腺癌是否遗传,主要源于是否存在致病性胚系基因突变,体细胞突变并不遗传;即便发现了致病性的胚系基因突变,也存在相应的遗传几率,最终是否发病,还受一些后天因素影响。

女性亲属患有乳腺癌,家族其他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一定增加吗?

王树森教授:整体而言,乳腺癌家族史阳性意味着其他家庭成员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会相应增高,但这其中仍有较大区别。若是符合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如早发、年轻、有明确致病性胚系突变,则其他家庭成员乳腺癌发生风险明显增高;若是散发的家族史,虽然可能存在其他致病因素,但其他家庭成员乳腺癌发生风险未必高于正常人群。

徐兵河教授:健康女性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时,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增加数倍。所以家族内如果有人患有致病性胚系突变的乳腺癌,亲属若也遗传了这种致病性胚系突变,则发生遗传性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风险一定会增加。

遗传性乳腺癌的预防措施

王树森教授:现有多个模型可判断个体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根据风险高低,可采取不同预防策略。判断为低风险时,则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干预。当有明确的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且家族内有多个亲属罹患乳腺癌时,则判断为高风险人群,要进行相应的化学药物干预,如他莫昔芬。部分患者甚至可以通过手术预防,如乳房切除或卵巢切除。具体的预防措施需权衡利弊后进行。

BRCA1和BRCA2突变癌症谱的差别

Ava Kwong教授:最大的差别是患癌风险不同。通常BRCA1与BRCA2基因改变最大的风险是罹患乳腺癌与卵巢癌的风险。BRCA1突变乳腺癌发生风险比较高,约为70%,BRCA2突变则约为40%;BRCA1突变卵巢癌发生风险约为40%,BRCA2突变则约为20%;其他癌症发生风险中,BRCA1突变常与胰腺癌发生有关,BRCA2突变则与胃癌、肠癌等发生有关;男性也可携带BRCA突变,大部分是BRCA2突变;国外超过半数是BRCA1突变,亚洲人BRCA1和BRCA2突变各占一半。

中国遗传性乳腺癌检测现状

徐兵河教授:国际上有很多遗传性乳腺癌检测的指南推荐,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也正在制定中国的BRCA基因检测专家共识和规范,内容主要针对患者的治疗,而不是健康人群筛查。因为目前中国没有遗传信息保密的法律法规,健康人群检测后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王树森教授:国内目前没有遗传性乳腺癌诊疗的相关指南,但遗传性乳腺癌在乳腺癌中占有一定比例,需要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已经开展了遗传咨询门诊,大部分指导则根据国际指南来进行。但由于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特点不完全与国外相同,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探索,为制定出更符合中国特点的指南奠定基础。

Ava Kwong教授:香港在2007年开始BRCA基因筛查,10年时间累积了不少数据。因为现在有靶向药物可供BRCA基因突变患者使用,香港政府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研究。此外在筛查与预防手术方面,香港也正在实施。10年数据表明,中国人BRCA基因突变发生率和基因突变位置与国外有差别,因此需要更多研究来探讨中国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

更多与遗传性肿瘤相关的内容

1、【遗传肿瘤 精准先行】中外名家谈遗传性妇科肿瘤防治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