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治疗,给癌症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文 / 包邮好评
2021-09-05 18:11

2021年是中国CAR-T细胞疗法元年。9月3日中国首个Ⅰ类生物新药CART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令CAR-T这一原本仅能在实验室和论文里实现的疗法一下子进入到产业化的阶段,给成千上万癌症病人带来了希望。

随着基础研究技术的逐渐成熟,全球细胞治疗产业已进入了一个快速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也在正寻求以CAR-T疗法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的相关技术突破。

猎豹刚哥,是一位58岁的大叔。刚哥年轻的时候是大学学生会的体育部长,帅气且精力充沛。不幸却在2013年3月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当时主治医生说如果不治疗只能活3个月,如果治疗也就活1年半。文献上也报道50岁以上的人群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仅有5%。

作为刚满50岁的男人,正是一个家庭的脊梁骨,选择坚强是刚哥唯一的选项。因此在经历了短暂的恍惚之后,刚哥并没有被命运击倒,凭借病友之间热心的鼓励和指导;家人、朋友的倾情照顾和关爱;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更凭借自己雪豹一样坚韧的信念,在近3年的时间里,刚哥熬过了17个大剂量的化疗,立志成为那幸运的5%中的一员。

但是在2017年5月,在复查时再次发现血象下降厉害,经过反复检查,确认疾病复发了。

2015年秋天,刚哥通过病友分享的一篇武汉媒体的报道上看到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周剑峰主任成功开展了第一例CAR-T治疗。自那时起,刚哥开始关注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周剑峰主任的研究进展。

因此2017年5月确认复发之后,刚哥马上去同济医院找到周剑峰主任,周主任告诉刚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水平进步很快,50岁以上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远远不止5%,目前甚至要超过50%,同时随着CAR-T技术的运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逐渐成为可以治愈的疾病。

周剑峰主任通过分子学分型等现代诊疗手段,明确刚哥的最新诊断为原发骨髓高度侵袭性大B细胞淋巴瘤伴TP53突变,并制定了详细的化疗和CAR-T治疗方案。

在2017年8月,刚哥接受了同济医院血液科特色的靶向CD19 CD22的CAR-T细胞序贯治疗。

在随后几年中的影像学和血液学试验室的检查发现,刚哥的体内竟然查不到肿瘤的踪影,而体内的CAR-T细胞持续存在,这就标志着刚哥自体细胞已经长期缓解,获得新生。

武汉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严格的CAR-T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成为创新药品生产企业首批认证的CAR-T细胞治疗认证中心,并共同开展了医务人员的培训认证和DRY RUN实操演练。

责编:寇玲玉

融媒体记者:胡勇

通讯员:李杨

编辑: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