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癌,这4个“破绽”其实很容易发现,你知道是什么吗?

文 / 中海中医肿瘤医院
2021-05-15 02:15

即便是你根本不了解癌症是一种什么疾病,但想必大家都听说过“癌症晚期”这四个字!

没错,我国癌症现状十分不乐观,即便是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诸多类型的早期癌变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我国癌症早期的诊断率却相当之低。每年有近450万患者被确诊为癌变,但其中超过了80%左右的患者,都是在进入中晚期(广泛浸润和转移阶段)才确诊的!

由于癌细胞已经开始了大范围的转移和浸润,所以癌症的控制一直都不够理想,患者死亡率相当之高。进入晚期的患者从发现病情到死亡,有时连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坚持到!

因此,临床一直在强调大家应多了解癌症早期的症状表现,观察身体异常改变,以便能尽早揪出癌变。根据专家掌握的资料来看,以下四类症状就是癌变后的常见表现:

1、异常消瘦:近期明明没有控制饮食,也没有刻意运动减肥,但身体偏偏就出现了消瘦症状,且伴随进行性乏力、过度疲惫等表现,这很可能与疾病相关,患者首先要考虑是否为糖尿病作祟,其次则要高度警惕癌变。在临床看来,癌症就是消耗性疾病,癌细胞的发展需要大量营养支持,而且部分出现在消化器官或与消化相关器官的癌变,还会破坏患者的消化功能,导致患者逐渐消瘦,越是进入晚期的癌症,消瘦症状也就会越明显;

2、反复发热:无论是出现在哪一器官上的实体恶性肿瘤,在病情进展期患者都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因癌症造成的发热,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就是癌症诱发了器官感染,造成患者炎性发热。第二,就是癌组织生长迅速、肿瘤细胞被治疗大量破坏,释放出了肿瘤坏死因子,又或者是恶性肿瘤细胞产生了内源性致热源或释放出活性物质,最终造成了“癌性发热”;

3、疼痛表现:疼痛是所有癌症患者都很难逃脱的症状,几乎所有实体恶性肿瘤都会合并疼痛症状。在临床看来,癌症疼痛出现的初期,基本都是隐痛、钝痛等不定时发作的疼痛症状。而随着癌肿持续进展,浸润到了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器官破坏或周围组织压迫之后,疼痛就会逐渐加深和明显,甚至是会出现持续性疼痛,且普通止痛药物很难缓解癌痛;

4、出血症状:癌肿具有侵蚀和破坏的特性,恶性肿瘤可向着患处的血管形成破坏,且癌肿在生长过大时,受到血运障碍的影响,部分癌组织也会糜烂和坏死,进而发展为出血症状,且不同内脏器官癌变后所诱发的出血症状都不相同。举一个例子,消化道癌变表现为黑便、混合样血便或大量呕血,而肺癌则表现为咯血或痰中带些、宫颈癌表现为私处异常出血、鼻咽癌表现为流鼻血等!

总之一句话,癌症表现多种多样,不同器官癌变所出现的症状都不相同,不同患者的首发症状表现也不相同。而想要在早期发现体内癌变,就需要大家提高对身体的重视,一旦出现长期持续、进展的症状,积极就医进行检查,找到病因再治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