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以后患者及家属应该怎么做?

文 / 愉悦说健康
2021-03-25 19:16

一、癌症来了怎么办?

在这个癌症越来越普遍的时代,除了患者痛苦惶惶不可终日外,家属也跟着倍受煎熬,如何做到泰然处之呢?

从一个和病人打交道20多年的医务人员的角度,用同事家发生的实例,给患者和家属梳理几个基本概念,和几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少走很多弯路。

同事老张说,人在彷徨的时候,有人给你指明方向、给予帮助,你会少走许多弯路。作为癌症患者的亲属,及患癌亲人做过的事情所获得的好处与大家分享共勉,希望对迷茫的人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二、患者与家属该如何做?

1、确诊与多方面了解

三年前,我爸爸的肺癌是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的。当老人确诊为肺癌后,通过影像专家意见,我们也知道肺癌所在的位置,以及老人的肺癌病理分期属于晚期。

当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能不能手术治疗,所以先是请教了胸外科的专家,但结果让人失望,老人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没办法手术的情况下,接着我们又请教了广州从事肺癌内科治疗的专家,了解了目前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现状,对肺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基因测定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如果要做治疗,肺癌专家当时的建议是做目前疗效比较确切的化疗+放疗。

2、综合多方因素

接下来,要面临着治疗的决策问题了。因为我爸爸已经是78岁的人了,本身又有糖尿病,身体状况一般,而放化疗副作用比较大,年青患者都反应都难受,何况且体弱多病的老人呢?是否会出现不治还好,越治反而越差的情况呢?

当时家里人心里都没底,谁也没办法来决策,最后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共同商议决定,先观察一下再说,希望老人的肺癌是“懒癌”。

但天不随人愿,老人病情发展迅速,不到半个月,出现了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家人都慌了,大家决定,从照顾与老人的情况及综合医院的技术条件,不考虑副作用,在家乡的一个二甲医院住院治疗。

3、听取专业意见

到了医院后,我们听众医生的建议。先做肺癌活检,确诊是小细胞肺癌。定下了治疗方案,开始了化疗+中药治疗。做完第一个疗程后,病人效果出来了,原先危及生命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表现消失了,但这次老人化疗后也出现比较严重的化疗反应,老人呕吐很严重,没胃口进食。

我知道营养是老人疾病康复的基础,与主治医师商议,静脉提供营养支持药物,老人化疗副作用慢慢消失了。

在后来的几期化疗中,一边化疗一边用中药治疗,结果第二次化疗病人化疗副反应小了很多,复查CT显示肺癌缩小明显。

4、营养与情绪

此后一年多,老人继续在家观察病情变化,并行中药及营养支持治疗。并在家人的照看下参与了社区老人活动,至今老人一直过得比较好。今年的复查结果保持原状。

三、关键说

近年来,在治疗癌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以及新的抗癌药物的出现,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最长的生存时间。

患癌后,先想方设法搞清楚病情,然后决定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与治疗结束出院返家,均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针对患者化疗与放疗出现的副作用,采用积极应对措施,从而获得了治比较理想的结果。在整个治疗中,必须重视患者营养治疗的重要性!

确诊以后,家属应该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一方面,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前提下,及时的对病人的心理、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给予调节和护理,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

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尽管治疗有所进步,但是有些癌症治疗的预后仍然相对较差。

癌症死亡率之所以高,主要是因为缺乏早期的诊断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现或确诊,即使是早期患者,多数在就诊时已发展成为全身性的疾病。

患者的生存时间主是由肿瘤的病理性质、生长部位、发展速度、病期早晚、治疗方法及病人的年龄、精神、饮食等因素来决定。另外,由于癌症常在术后5年内复发率比较高,因此,每年应复查3-4次,并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增加复查次数。

硒教授请你记住:癌细胞是你体内的细胞,你才是它的主人,今天它淘气了,不听话,你不能放任它不管。

你是主人,你负责着体内亿万的细胞,难道你还怕那淘气的癌细胞?你可以把淘气的癌细胞管好的,所以相信自己!加油!

如果在抗癌的过程中,你感觉孤单,感觉无助,感觉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你又想了解各种癌症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的预防及检查、治疗、注意事项等等资讯的,可以搜索“爱硒健康网”,还可以免费加入我们癌友互助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