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运动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

文 / 健康乐心鞘
2021-01-04 10:08

在抗癌的道路上,许多科学家和研究学者都做出很多功效,不管是手术、放疗、化疗都在不断进步,使得很多癌症的五年内生存率大大提高,因此很多癌症不再是死亡的代名词。癌症术后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段,若是没有得到科学的护理可能会增加死亡率,很多人想问那有什么办法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呢?

经过多年和多次的研究发现,运动确实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在2016年,丹麦科学家对995名乳腺癌患者进行详细的跟踪和几率,结果实验表明,进行规律的科学的运动的患者比从未运动的患者,死亡率下降了56%!在2017年,《欧洲泌尿杂志》也曾发布一篇文章,实验结果表明,每周进行足够运动量的泌尿系统癌症患者的死亡风险下降了34%!2019年,JCO杂志上一篇论文研究成果告诉大家,适量的科学的运动可以降低肠癌患者15%的死亡风险,病情进展风险降低了17%!由此可见,运动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并非空口说白话,而是真实有用的。

哪些运动方式抗癌或者防癌效果好呢?

游泳:我国中科院院士、肿瘤外科权威专家汤钊猷就建议大家多游泳。根据汤院士所说肝癌患者进行适量的游泳,他们的生存时间甚至比不游泳的健康人都要长。游泳是一项有氧运动,能够起到锻炼全身的作用,此外在游泳过程中能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物质可以使人心情愉快和调节免疫力,从根本上对抗癌症,增加寿命。

汤院士建议身体素质好的人或者能接受游泳强度的患者坚持每天20-30分钟的游泳时长,对身体素质和病情恢复有一定好处。此外学会游泳也是掌握了一项救命机能,若是哪天不慎落水也能自救。汤院士提醒大家,游泳时长不要过量,或者体力不够、身体条件不允许的患者可以从简单的运动开始,一样对身体有好处。

跑步:人在跑步过程不仅会分泌多巴胺,身体还会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以促使机体产生NK细胞,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好处。钟南山院士大家不陌生,八十几岁的高龄仍然声音洪亮、神采奕奕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就说到他拥有这么好的身体素质和他平时爱跑步有很大关系,他每天再忙都会抽半小时左右的时候去跑步或者骑车。因此大家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跑步时长,起到锻炼身体和帮助病情恢复的效果。

挥拍运动:《英国体育医学杂志》中一篇论文成果告诉大家,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挥拍运动可以降低56%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心血管疾病中的三高、心脏疾病、脑部疾病、动脉硬化等都和癌症有着一定关系,因此降低心血管疾病也是在降低患癌风险。专家建议每周安排3-5次的挥拍运动,时长根据自身情况来定,出现呼吸明显急促时就可以停下休息了。

很多癌症患者出院修养期都不敢运动,怕运动会加速癌细胞扩散,其实并不会。当然刚做完手术身体是比较虚弱的,因此大家可以先从做家务,买买菜,遛遛狗等简单运动开始,不要强求自己,持之以恒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