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体检都“正常”,却还发现癌症晚期?医生:癌胚抗原不准确

文 / 康复Therapy
2020-12-17 00:32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位患者每年都体检,50多岁的女性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但是在一个月之前突然发现持续便血的问题。

于是去了医院检查,通过医生的详细问诊和辅助检查,最后诊断为结肠腺癌,而且已经发生了肝脏转移,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癌症了。

但是每年去体检做癌胚抗原都是正常值,为什么突然就发现癌症,而且发现癌症就是晚期呢?

一、癌胚抗原靠谱吗?

其实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临床中很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这类癌症人们最常用的肿瘤标记物就是癌胚抗原。

作为临床中大肠癌最主要的辅助诊断,经常用于大肠癌症的检查,是主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但是很遗憾,癌培抗原目前还不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的检测指标。

只能作为辅助的一种手段,需要结合细胞学检查,也就是大肠癌细胞的病理诊断,这样大肠癌的诊断率才会提高。

而且癌胚抗原的测定还需要进行动态观察,如果维持在高水平或者不断升高,这可能说明肿瘤是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另一方面,癌胚抗原的阳性率只有55.2%,对于大肠癌的诊断还是不全面的,阳性率并没有非常高。

很多大肠癌患者,即使经过癌胚抗原的检查,也有将近一半的患者并不会表现为阳性。

看到这里想再重申一遍,没有任何一项检查可以确诊癌症,除了万能的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才是一切诊断的金标准。

二、当我说结直肠癌的时候,我在谈什么?

在我国结直肠癌是特别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最近几年发病率逐年增高,可谓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结肠癌的新发病例数在全世界中也是非常高的,在男性患者中可以排名第3位,而在女性患者中也甚至可以排到第2位。

在我国出现结肠癌的话,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7.6%而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是56.9%。

也就是说有很多患者在发现是直肠癌和结肠癌之后,生活不到5年就死亡了。

一方面很多人发现的时候比较晚,当地的医疗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大家对结直肠癌的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人都应当定期去检查,主要是包括以下几类人群特别的高危。

  • 1.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人,因为结直肠癌有遗传倾向。

  • 2.既往出现过肿瘤病史。

  • 3.肠道有息肉

  • 4.典型的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包括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黏液血便以及慢性阑尾炎和慢性胆道疾病。

当然这里说得比较简单,具体情况应该咨询当地的医院,询问医生是最准确的。

特别是发现排便不规律或者排便里面含有血液或者黏液,这个时候尤为需要重视,很有可能就是结肠或者直肠出了问题。

推荐这类患者每年都检查一次,检查的方式可以是粪便免疫化学检测,也可以是通过结肠镜检查


其实对于结直肠癌的患者如果可以早发现的话,就可以有效地提高5年生存率。

目前治疗的方法分为很多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具体状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所以如果是高危人群感觉有问题的话,马上去医院进行检查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值得的。

不要觉得血液检查合格了或者正常了就没有风险了,毕竟任何一个检查手段都不会说100%绝对。

参考文献

[1].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2):1691-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