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结节、息肉、囊肿、增生,怀疑是癌症前兆?这个阶段很重要

文 / DrX说
2020-12-15 19:25

每年去体检,也是认识各种疾病的时候。

虽然大小疾病千千万,但是总有那么些似曾相识的字眼,

经常听医生说甲状腺结节、乳腺囊肿、肠息肉、肺结节等,

查出异常的结节、息肉、囊肿,看体检报告又不懂?怀疑是癌症前兆?

担心之余又跑去问医生,结果更担心了……因为医生的话也不一定能听懂。

DrX今天就用简单的话来阐述复杂的问题。

结节,良性居多

结节大多数是拍片子或做B超时,拍到的不明“阴影”。

真要追根溯源弄清楚它到底是个啥,还比较难。

因为有可能是细菌、真菌感染,也有可能是陈年老病留下的疤痕,或是良性肿瘤等。

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是老百姓害怕的恶性肿瘤!

1、肺结节不必恐慌,只有极少数最后被诊断为肺癌,小于5毫米的只需要定期观察。

没有变化、没有异常增大一般是良性的,大于1厘米的就需要重视。

注意肺结节发展成肺癌一般会经历这三个变化,这个阶段要格外重视!

一是3个月内肺结节增加加快,“阴影”面积增大,二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三是呈现磨玻璃结节,而且边缘不规整,有毛刺状,这个做检查拍片时医生能看出来。

2、甲状腺结节恶性率不足1%,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不需要治疗。

3、乳腺结节如果出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而且边缘有毛刺状或蟹足状,就需要警惕恶性的可能。

对于结节,其实一些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以通过用手摸出来,恶性结节一般较硬,活动性差。

当然了,最终还得靠仪器确诊,但是一有结节也不能盲目切除,医生判断恶性的可能性不大,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

息肉,部分会癌变

息肉是人体粘膜表层的一块“赘肉”,有一部分会恶变,一般通过活检确定息肉类型。

判断息肉会不会癌变要比结节更困难,因为息肉会“伪装”。

所以对待息肉要先斩后奏,就是一发现就切除,防止癌变。

不同类型的息肉癌变几率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癌变风险是炎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

肠息肉发现及时切除,定期肠镜检查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就可以有效降低复发和癌变。

还有其他一些息肉,包括胃息肉、宫颈息肉、声带息肉等也有癌变风险,尽早切除是最好办法。

囊肿,没有症状无需处理

囊肿并不是肿瘤,也不是肿了,而是一个空心的囊,里面是液体。

囊肿癌变的几率很低,一般都是良性的,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处理。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治疗。

1、肝囊肿大于5厘米,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就需要治疗。

2、肾囊肿,大于5厘米、伴有腹痛腰痛、多囊肾、CT或B超显示囊肿形状复杂,满足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治疗。

3、卵巢囊肿,大于5厘米、检查发现里面除了液体还有其他成分、绝经后发现囊肿、被诊断为“巧克力囊肿”,出现任何一种情况也需要治疗。

增生,一般也是良性的

增生一般都是良性的,癌变几率极低,主要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后者需要重视。

最关注骨质增生恐怕不是患者,而是满天飞的虚假广告,电视上的虚假广告是重灾区,骗了不少人。

骨质增生就是我们熟悉的骨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10女人8个有乳腺增生,有些乳腺增生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有极少数会发展成乳腺癌,定期复查即可,另外少吃含激素的食品。

所以下次看到结节、息肉、囊肿、增生,不需要过度紧张,因为不一定就是癌症病变,更何况一些情况还不需要治疗。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学会看病》作者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